自從CEO組閣的說法響徹雲霄之後,企業CEO的政治行情一路飆漲,新聞媒體捕風捉影,讓那些已經退休或即將退休的CEO,頓時成為鎂光燈的焦點。為什麼要找CEO組閣?或許是過去的閣揆缺乏組織發展的能力,缺乏願景領導的魅力,更缺乏繁榮經濟的經營實力,畢竟企業CEO能夠在資源缺乏的惡劣經營環境中,締造出電子王國的盛名,成就了貿易大國的實績,讓台灣站上了國際舞台。
企業CEO學會了企管知識,悟出了經營之道,精通整合有限資源的技巧,值此經濟低迷蕭條之際,徵召企業CEO,剛好可以借鑑他們的智慧,貢獻到國家的整體經營上。舉凡天下事,必須從學習知識開始,獲得學理的系統,在知與行之間,頓悟其中的道理,從而啟發智慧,精於義理,然後熟練經營的技巧,企業CEO已經具備這種條件,把這種經營技巧運用到治國方法上,應驗了中華文化精華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道理。
CEO的行事風格都具有深入鑽研的精神,在事業有成之後,常常養成各式各樣的嗜好,成為他們辛勤工作之後的激勵報酬。有的CEO成為藝品收藏家,有的成為高爾夫球的高手,有的精於潛水、風帆、滑雪、馬術或各種運動項目,成為業餘選手、運動健將、鐵人等等,也有人善於作畫、書法、作詩填詞、寫小說、作曲歌唱不一而足,無論靜態或動態、藝術或文學,在各個領域中都有獨到的成就。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CEO投入各樣的休閒活動之後,因玩物喪志、沈溺其中,未能從中領悟道理,啟發智慧與經營企業相互輝映,終而賠上失敗的代價。
曾有一位知名CEO附庸風雅,以收藏家的姿態出現在藝術界,憑藉他的財力,大量收購藝術品,由於他在收藏藝術品之前,沒有做好功課,欠缺藝術美學的基本知識,以為買藝術品就像買彩券一樣,結果他所收藏的藝術品都「摃龜」了,不是膺品就是一些欠缺藝術品質的炒作標的。
但是,也有很多CEO在投入任何一項活動之前,做足功課,不論是收藏玉器、畫作、雕刻、古瓷,或投入任何休閒活動,都深入研究相關知識,廣搜文獻書籍,從最基本的知識做有系統的整理,學會了相關的知識、學理及學識,成為該項目的專家,在接觸該活動的時候,以學識來檢驗,從中領悟其奧妙之處,因此,在進行任何休閒或收藏時,他的慧眼指導了他的活動,終而成為精通此道的佼佼者。
我們認為,不論是投入休閒活動,或是培養嗜好,入門的時候,應以「學」來建立知識架構,當知識架構完成之後,要用心去「悟」出其中的道理,一旦悟道之後,就要在互動過程中,精「通」個中妙。休閒活動與企業經營的道理,實際上是相通的,由「學」而「悟」,由「悟」而「通」,由「通」而「精」,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