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腦部功能受損後的復原之路

文/Benedict Carey;節譯/陳靜妍    

許多實驗顯示,接觸熟悉的環境有助腦部傷害的復原(照片/紐約時報提供)
亞當抬頭看著他的母親說:「你是假的。」


「這是什麼意思?」她問。


「你不是我真正的媽媽,」他垂著頭說,聲音也改變了,「我為你感到難過,辛蒂。你住在這個世界,你不住在真實的世界裏。」


近百年來,醫師已經知道少數精神病患會懷疑自己的近親,因而與他們斷絕來往。他們也會堅持自己的伴侶是假扮的,成年的子女是替身,看護、密友,甚至整個家族都是假的、複製的。


這樣的幻覺通常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狀。但在過去十年中,研究人員發現許多非精神分裂症的病患也有類似的妄想,他們的神經性問題包括失智、腦部手術和頭部受到重擊。


一小群科學家調查這個「錯認症候群」,尋找蛛絲馬跡,希望解決腦部科學最令人混淆的問題──本體。腦部儲存、維持「自我」的地方在哪裏,如何運作?他們發現腦部並沒有單一的「認知部位」,而是使用幾個不同的神經區域緊密合作,維持、更新自己和他人的身分。學習身分如何形成,可以幫助醫師了解有些人如何在面對失智時仍保有自己的身分認知,其他人如何可以再恢復此功能。


「亞當,那是誰?」他的護士問。

「麥克,」亞當說。

「沒錯,」護士指著鏡子裏的亞當問,「你在鏡子裏看到誰?」

亞當的臉上浮現出不確定的微笑。


兩年前,這並不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亞當是個大學新鮮人,過著一般年輕人的生活:吃素、熱中健身。他是個挖苦大王,喜歡惡作劇。二○○七年十月,他騎機車上學時為了閃避前方車輛而緊急煞車,戴著安全帽的他,重重地摔在柏油路上。他有六個月的時間接近植物人的狀態,無法言語,無法行動。


診斷結果是「瀰漫性神經軸突損傷」,他所遭遇的重擊,彷彿關閉了讓他保持清醒的一堆電線,又好比大腦封閉了主要的高速公路,而必須使用備用道路,才能發揮功能。


典型的身分錯認稱為「卡普格瑞斯症候群」,法國精神科醫師卡普格瑞斯,曾在一九二三年描述一位五十三歲的病患:「她把自己身邊的人,包括親近的人如丈夫和女兒,都變成不同的替身。」


研究報告指出,有錯認症狀的人,他們右半側腦部所受到的傷害多於左半側。線性條理和語言主要是左大腦的功能,而整體判斷能力則多由右大腦主掌。因此右腦受傷時,左腦以條理邏輯解決此矛盾,可能因此判定身邊的人是冒名頂替的。


情況好的時候,亞當的情緒中樞似乎加入大腦其他功能運作良好的區域。他看著鏡子,臉上的微笑從不確定轉為頑皮。他回答:「那是我嗎?」


沒有人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治療或運動,才能讓受傷的大腦保留或重建連結的身分,也就是把神經的道路重新鋪設回去。但神經學家同意,大腦可能是「可塑的」,完整的區域或許能吸收附近健康的大腦細胞,彌補失去的功能。不過,這並非一蹴可幾的,因為大腦需要活動,才可能恢復功能。和熟悉的社會環境甚至聲音接觸,往往能使腦部受到嚴重傷害的病患產生回應。


一開始的六個月裏,亞當聽到許多熟悉的聲音,他的家人、朋友儘可能地來探望他,不久他開始移動手指回應問題、指令。回到家後,親友都協助他熟悉環境,恢復記憶,儘量把他當成原來的亞當對待。朋友帶他出門,告訴他發生意外之前的小故事。


最近,亞當錯認症狀稍微減緩了。他突然問:「媽,我怎麼了?」

「你剛剛才跟我說過。你知道發生什麼事,你知道的。」

「我不想說,」他說。

「為什麼?」

「你會覺得我瘋了。」

「不會的,告訴我。」

亞當思索一番,看著窗外,說:「媽,我想我騎機車出了車禍。」


【完整內容請見《講義雜誌》2010年11月號】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34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講義雜誌一年12期(月底出刊) (此方案09/26止)以收到款項為 0 168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