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與市場接觸,誰能掌握消費者的荷包,誰就能立足於市場。
遠東航空在高鐵營運一年多之後,因為北高黃金航線的乘客被高鐵搶走,載客量遞減,營運獲利下降,因而爆發周轉不靈,瀕臨倒閉的噩運。高鐵加入輸運北高旅客是必然的市場競爭,北高航線載客數的減少,更是必然的結果。
市場競爭對象的轉移,近年來特別明顯。過去,航空公司對航空公司的競爭是市場常態,可是,現在的市場變了,航空公司除了要與同類的航空公司競爭之外,搶食市場的競爭者已經跨過界,高速鐵路的通車,國道三號高速公路的完成,公路客運、自用車等蠶食鯨吞這塊市場,競爭的疆界打開了。
近年來,礦泉水的銷售直線上升,來勢洶洶,蠶食鯨吞了碳酸飲料、果汁、茶、咖啡等飲料市場,多次出差中國,走訪各地,雖有各式各樣不知名的品牌飲料可以解渴,但是在夏天,我堅持以啤酒替代其他飲料,因為啤酒較其他各種飲料,在衛生上可靠,心理上總覺得安心一些,飲料的競爭疆界更是無所不及。
同樣的狀況,百貨公司除了同業的競爭之外,大賣場、超市、便利商店、專門店,甚至連五分埔成衣市場、地攤,再加上線上購物、網路拍賣及電視購物分食了這個市場,競爭的疆界無限延伸。
披薩店以30分鐘配送到家服務,做為利基特色之一,另方面,以經營餐飲為中心的麥當勞(McDonald’s),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經營模式,如今,麥當勞也幹起宅配到家的服務,直接進行短兵相接的競爭了。
精品咖啡星巴克(Starbucks)盛極一時,標榜感動體驗來服務顧客,並以人文氣氛塑造咖啡文化,可是量產之後,在顧客外帶杯裝中被稀釋了,用心煮咖啡的價值開始貶值,模仿外帶紙杯的競爭者林立街頭,打著品牌的競爭者蜂擁而出,麥當勞義式咖啡的升級,便利商店的簡便低價咖啡,本土與日式的咖啡連鎖,甚至標榜35元低價也能喝到好咖啡的競爭者紛紛加入,分割了大批的咖啡客。
航空公司過去仰賴旅行社代售機票,分工分業合作無間,但是,最近只靠票務代理的旅行社紛紛改行或關門,因為航空公司透過網際網路銷售電子機票e-ticket,像病毒一樣侵蝕了票務代理的生意,因而年年都有不支倒地的旅行社,航空公司雪上加霜的做法,就是將旺季時期的機票鎖死,以便抬高價格銷售,增加獲利空間,航空公司自行銷售機位,讓旅行社連服務忠誠顧客的機會也沒有了,市場經過這種嚴重的上沖下洗之後,旅行社的生存不得不另闢蹊徑。
我們認為,市場導向再也不是一句口號,誰能與市場接觸,誰能掌握消費者的荷包,誰就能立足於市場。在人人求生存的市場上,通路風光一時,網路跨越疆界,不論有形的銷售網路,或是無形的虛擬銷售網,以鋪天蓋地之勢爭奪市場,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專業分工已告瓦解,面臨的正是重新寫規則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