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農民市集,在地小農合作運動 (下)

文/陳歆怡    

農產品的超級星光大道



也許你會好奇,一周一次甚至一月一次的市集,對生產者及發起者而言,究竟是玩票、是義氣相挺、還是能夠真正永續經營?



立足台北都會區、由「白米炸彈客」楊儒門所催生的248農學市集,是生產者「麻雀變鳳凰」的最佳說明。



楊儒門不諱言,248市集占盡首善之都的人才、地利之便,媒體曝光機會也多,「營業額是全台市集最高的。」然而,他總是提醒農友:「來市集頂多也只能賣掉你所有農產品的5%,另外95%的力氣,應該放在做人與做口碑上。」就有農友用心培育的優質蔬果被5星級餐廳的經理相中、做為指定食材,或是在市集的穿針引線下接到外銷訂單。



此外,開市不到兩年,就有8個「新秀」品牌或農場從248市集站穩腳跟、發光發熱,例如強調台灣在地水果原味的「春一枝冰棒」、「在欉紅手工果醬」、推出生態之旅的苗栗螢火蟲農場等,它們有的是拓展出穩定的網路客源,有的受到法國米其林三星主廚慕名拜訪(苗栗來春嬤的古法柴燒麥芽糖),有的以精品之姿進入誠品書店專櫃、美食家葉怡蘭的店,「會說故事的產品比較容易勝出,」楊儒門說。



類似狀況也在高雄微風市集出現。今年以來,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一口氣探訪好幾位市集推薦的農友,包括有機蕉農張萬燕、荔枝農王瑞榮、南瓜農黃克群,吳寶春盛讚農友的用心,也承諾要推出有濃濃在地味的麵包。



除了餐廳老闆、麵包師傅會來明查暗訪,創意人也從市集中找到靈感。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簡單生活節」創辦人、中子文化執行長張培仁,原本就是248市集的顧客,當他標下台北市四四南村的場地經營「好丘」文創園區時,就力邀248市集的夥伴加入。如今,每周日在好丘舉辦的「簡單市集」,除了藝文表演、手作藝品,還多了泥土與好食材的氣息,是附近居民的後花園,也是吸引國際觀光客的迷人景點。





(攝影/莊坤儒)



「友善耕作」取代「有機認證」



值得探究的是,大多數農民市集的共同默契是:不強調「有機認證」,而以「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或「無毒」概念取代。實際把關則仰賴主辦單位親自至產地拜訪,直接了解產地環境與耕種方法,有的再加上驗證單位的無農藥殘留抽驗證明。



在宜蘭發起「大宅院友善市集」的女農阿寶解釋,有理念的小農通常也是「作物多樣性」的愛好者,產量少、品質精,原本就不適合走有機連鎖商店或大超商等通路,同時,台灣農地零碎化,從事有機栽培的小農不僅易受鄰地用藥的干擾,轉型成本與認證費用更是大負擔。



「站在支持小農的立場,與其計較現階段有無認證,不如協助他們漸進地把土地養好,」李寶蓮說。



合樸陳孟凱強調,市集不僅僅是要訴求「健康、有機」,更要教育消費者:「食物背後有更大的環境責任跟社會公平問題,需要用社群互助的方式來面對。否則,眾人胼手胝足開創的『市場』與『商機』,很容易就被有生意頭腦的企業給收割掉。」





(攝影/莊坤儒)



為了市集的永續經營,合樸在兩年前開始開辦「幸福學」志工培訓課程,要成為志工,必須上滿3整天、6單元的課程,進而參與各種自主運作的「部落」。例如,「釀造部落」致力協助農友開發設計農產加工品;「公平貿易咖啡部落」推廣公平貿易理念,也學習品味與沖泡技術;「大豆部落」協助成立社區豆腐坊,讓家人吃得更健康,更期許能創造更多在地栽培的機會。



用吃改變世界



作家劉克襄把新興的農民市集稱為「新的環保公共空間」,因為農民市集將過去幾十年的環保生態運動「有機地整合」,讓越來越多人體認到,環境運動不只是理念的高來高去,也不能仰賴抗爭運動推進,而是必須回歸日常生活、人人都要交涉的切身之事。



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指出,在國外,農民市集要能長長久久,通常得朝向「社群支持型農業」發展,一方面,農民以生產農產餵養消費者,並承諾以友善耕作的方式扮演環境看守者;另一方面,消費者清楚自己吃進肚裡的食物如何栽種、在何處栽種,進而願意以實際購買行動長期支持農民,甚至共同分攤潛在的耕作風險,兩相結合創造在地的食物供需體系。



具體落實上,可以設計多元的日常運作機制,例如:發展宅配系統、成立共同購買合作社、舉辦產地拜訪之旅、與學校營養午餐合作等。



而目前台灣的農民市集,因人力與資源有限,除了嘗試發展宅配系統,其他理想仍有待努力。





小農市集風潮是過往生態運動的累積,也反映現代人反璞歸真、回歸生活原點的渴望。台北的「好丘」文創園區,與假日市集相輝映,是加工農特產品的展示櫥窗。 (攝影/莊坤儒)



但其實農政單位即可借力使力、拉大格局。



「只要把全台灣小學的年度營養午餐預算(一年約有120億元),限定採購當地有機食材,就能有效扶持小農,還能大大提升台灣低落的糧食自給率。」吳東傑建議。



而對於農委會前幾年推動的「漂鳥計畫」,或是農糧署計畫補助取得有機驗證的農人開辦市集,吳東傑認為,「如果不能在論述上與全球暖化、糧食自主等議題相結合,最後恐怕會流於樣板櫥窗,或成為商業性質的菜市場,失去農民市集原有的進步精神。」



在全球糧食危機持續亮紅燈、食品中摻雜不明成分,使得人心惶惶的此際,重新思考食的真諦,認識就在身邊的產地與農友,不只是一種流行,也是現代人必須好好修習的功課。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02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光華一年12期 0 1500  
光華一年12期續訂 0 12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