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經典讀書會/廖鴻基的《海天浮沉》

聯合文學/提供    

「經典讀書會」,由紀大偉領銜主持,本月主題書是廖鴻基的《海天浮沉》。(編者)



海洋與隱喻

◎紀大偉



記憶所及,廖鴻基是在我剛開始寫同志小說的時候在文壇浮出水面,如此推算廖筆耕至今應累積了將近二十年的海洋文學作品。誠然我追索記憶的方式有失敬意,簡直將廖拉下來變成我的平輩,但我其實要指出:海洋文學和同志文學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在解嚴後的台灣文壇開始受到重視。在本土意識和環保意識開始興盛的當時氛圍中,台灣知識界突然發現了海洋(即:後知後覺地發覺海洋的重要性),進而急欲發現海洋文學。



廖鴻基在《海天浮沉》的自序中說,「海洋成為我生命最貼切的隱喻。」這句話可以用來描述這本散文集,也可以延伸歸納作者多年累積的海洋文學。不過,雖然這句話看來公允,對評論者而言卻是一大挑戰:廖的海洋散文在談海洋,在談他的生命經驗,海洋跟生命互為隱喻,這些事實都明白寫在廖的作品中不需評論者戮力指認;那麼,還有甚麼詮釋空間可供評論者發揮呢?這就是我說的,對評論者的挑戰。但這句話還有一個值得琢磨的點:隱喻是甚麼?在「A=B而且B=A」的情勢中,「=」是評論者值得注意的支點;少了這個支點,A和B就要失衡崩塌。讀者並沒有辦法直接認知廖細心認真介紹的海洋:他說海是甚麼,海像甚麼,海如人生人生如海,但讀者終究是透過(廖有意無意安排的)無窮無盡隱喻,將隱喻做為中介,才得以稍微接近所謂的真實海洋生態。



我透露出面對散文文類的焦慮。散文讓人以為容易親近(許多散文家以平易近人著稱),海洋散文更不厭其煩將不懂海的讀者拉近大海;然而評論者終要承認海洋與讀者之間存有隱喻這座浮橋(這又是隱喻了),我輩可能抱住橋頭卻未曾真的見過大海。(作者為政治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美國UCLA比較文學博士)



從皮剝魨開始

◎吳岱穎



在美國面對大西洋做研究的時候,我透過廖鴻基的海洋文學回憶太平洋的氣味。曾經在美國東岸的一個漁村住了一年,拜訪當地的漁民及漁政單位、認識在地的漁業型態、學習美國的漁業政策,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去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現的海洋資源問題,試著探討海洋科學研究與資源管理之間該如何對話。此時,再一次閱讀廖鴻基的《海天浮沉》,驚覺過去自然科學與環境管理所想要瞭解的互動──社會與自然環境交界面上最基本的人類活動與環境的互動──竟有許多都呈現在廖的散文之中。



社會追求多元文化,海洋亦然。在英國的環保紀錄片The End of the Line(中譯:《魚線的盡頭》),談到的混獲(bycatch)問題︰混獲是指漁撈過程中所捕獲的非目標魚種。對漁民來說,在漁船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經濟價值不高的漁獲若占用船上的空間就是損失,所以這些漁獲通常會被丟棄。這樣的漁撈行為不但浪費了資源,同時也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衝擊。紀錄片中描述了過去多年來學者與保育團體非常關注的大型商業性漁撈活動的混獲與丟棄現象,但是最近幾年,小尺度的家計型漁業(artisanal fisheries)在混獲議題上的影響也逐漸受到重視。



其實早從《海天浮沉》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到在台灣的這種小尺度漁撈活動與其所造成的混獲事件。雖然書中提到的混獲對象不是那些廣受關注的熱門大型海洋動物──海豚、海龜、鯊魚,而是沒有經濟效益又不起眼的「皮剝魨」,但這樣的事件透過從漁民(老百姓)的看法與態度來描述,就展現了有別於學者與保育團體的觀點。此書一方面說出海洋環境教育的精彩故事,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海洋資源管理上的重要參考資料。海洋科學研究,與環境資源管理,該怎樣整合?其實海洋文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供各界對話。(作者為台灣大學海洋所碩士,美國杜克大學環境管理碩士)



矗立在心海裡的高山

◎杜昀玶



在台灣文學發展過程中,海洋文學的書寫算是較晚受到注意,也因題材的受限,較少有作家投入,而從廖鴻基《討海人》於1996年的問世,自是為台灣文學的發展寫下新的一頁。



《海天浮沉》為作者第十一本海洋文學作品,在十年後出版,廖鴻基此時已脫離討海人的身分,但海洋的流動猶在作者心海刮起一道道的波紋,曾受海洋洗禮過的靈魂仍騷動不安,使這二十多篇散文橫跨不同時期的生命歷程,揉合著討海人、賞鯨人、護鯨人等多重身分,在文中傳達多層次且更豐富的海洋經驗,讓「曾經有過」的心海持續醞釀、發酵。因此,本書的出版格外深具意義,也是作者海洋書寫的新轉向。



廖鴻基透過內斂質樸的筆調,傳達變幻莫測的海洋如何浮載著討海人捕魚時的氣魄與瀟灑、豐收時的笑容與淚水、困窘時的辛酸與無奈;也將觸角延伸至清水山:如〈斷崖〉、〈通過〉,以及藉由〈阿嬤〉、〈瓶中信〉述說對親人的思念。比作者還早在太平洋海域航行的阿嬤,海水裡早已承載過阿嬤所經歷過的生離死別、苦楚的淚水,卻又隻身擔起家計,彷如清水山的「蒼老、皺褶、孤傲、斷落、悍擋、阻絕」,兩者堅毅、果敢又穩定的形象,實有互為重疊之處,固守著家鄉,也固守著作者一部分的魂魄。而在〈瓶中信〉中,作者細膩地闡述自己面對此生最愛的海洋與女兒之間的拉扯,討海捕魚可以找回其認同,而女兒卻選擇站在他的海洋世界之外;海並不平靜,心亦是如此。



海的浮沉、山的矗立、親情的勾牽,拼湊出《海天浮沉》的樣貌,最後,末篇則以〈深海〉中討海人生命的殞落,最後投入靜默的深海中,作為苦澀的結束,但大海孕育萬物,也涵養作者的創作養分。所以,故事尚未說完……。(作者為政治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死亡的伏線

◎謝佳源



不同於王家祥《海中鬼影──鰓人》,以及徐小斌《煉獄之花》裡對於海洋生物的高度推崇,廖鴻基《海天浮沉》裡與海洋生物的關係形塑了生存條件中較現實的一面──弱肉強食;看似對立,卻融合出生態的全面。海洋得以成為一個母體,遼闊無際的羊水中,不斷孕育多樣的能量;在每一元素的施受轉換中,將時間投擲在波濤的距離中,隨著空間的層次上下來回表面與知覺的底層,瑣碎的漁事一針針編織成暗夜的夢軌,乘著願想的列車,開往神祕的異境──海。無論是表面的浮光掠影,抑或是內裡的暗潮洶湧,都是一種個性,強烈在人世與自然的循環中生生不息。



《海天浮沉》以二十多篇短文組織成四大部分,每一部分盡訴著海洋與人交相反映的故事,以時間為主要基幹,海上生活的點滴為素材,刻劃了一座座記憶的堡壘,隨時日的增進,空間漸而縮小;在青春光輝暗下之後,漁船上的點滴有如蒸餾,以慢過沉澱的速度逆流而上,既純淨又鮮明。船上的震動,無須風雨激烈,所見之景皆有生命,它們無所滯留,棄置的不只一地喟嘆,更多是對於家人,尤其女兒的自白。如同陰黑的烏雲被風層層剝開後,絲絲的陽光才有滲透的可能;女兒是自己脫落的一部分,作者望其能有來此的一天,無關宏遠的企圖,只企盼思念的廣闊能有狹小專對的時刻;而在當女兒終於帶著男友來到此地,浮沉的背影逐漸將視野塗鴉以致模糊,作者難得的在他所愛之中水土不服感到難過;傷癒後逐漸了解到許多既定的成就與成見都有了變化,最後超脫、轉化為經驗裡斑駁的黑點,隱隱藏在懷想的雋永底下。



越過了死亡的伏線──那寂寥又張狂的刺訪,價值的層次便開始拉扯一沿沿彎曲,烙下一抹熟悉的肖像;骨與肉的緊密,在這船上、這海上發演了一場親暱的對手戲,那是如膠似漆的綿密,也是形同陌路的疏離:當兒女已經綻放青春成熟的魅力時,土地的包袱鬆開,對眼的次數隨著距離的拖長而消淡!感嘆纏繞回憶成為一團團未解的迷思,彷若昨日還臥在臂旁的小嬰,今日卻已能振翅高飛了。從漂泊、幽祕、蒼茫、到波折,海的千萬風情如四季消長、如七情交錯,而漂泊於浮沉之間的船,總有幾道傷疤是那拋甩的力道所負荷不住的!(作者為政治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1021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聯合文學一年12期 2160 18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