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與浪爭鋒——衝浪天堂 (上)

文/李國盛    

他們逐浪而生,最大的快樂就是站在衝浪板上,甚至為了衝浪,遠離都會、搬到近海的頭城、墾丁和台東;在這裡,衝浪者人生的順位逆轉,事業、家庭和愛情,都是次要。



儘管在台灣,衝浪仍屬於小眾活動,但近十年來的穩定發展,已經產生可觀的衝浪人口、衝浪產業和衝浪風景,台灣跟全世界其他國家一樣,衝浪已不僅是單純運動,相關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身分表徵正逐步發展。



夏日也許已逐漸接近尾聲,但衝浪的季節還沒有過去,只要海上還有浪,只要心情還在,他們的追逐就會一直持續。對他們來說,夏天永遠不結束。



巷子裡是住宅區,住宅裡有很多家庭,跟其他家庭不同的是,這個「家」,維繫家人之間的不是血緣關係。



這一天,是他們難得的「家聚」,一大早,一家人分乘兩部汽車和一部機車,從恆春開20分鐘來到佳樂水,一群人搬出了大洋傘、書和相機,以及最重要的——衝浪板,展開一天的休閒生活。



「為了能夠好好聚在一起一天,我們一個月前就把假排好了,」麗莎解釋,她拿著9呎的長板和男友于永傑走過沙灘,準備衝浪,為了接近海邊,麗莎辭掉了台北的服裝設計師工作,搬到恆春,轉眼7年。



衝浪天堂——墾丁



8月的佳樂水,藍天、沙灘和海浪,各路衝浪客逐漸聚集,空氣中偶爾也會傳來日語、英語和西班牙語。早上九點多,浪況良好,平均不到兩分鐘就有一道一個半人高的浪,一切彷若天堂。



這群人來自台灣不同地方,為了到墾丁衝浪,各有故事。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畢業的麗莎,自己設計各式小包包,晚上帶著作品到遊客如織的墾丁大街擺攤,遇到浪況好的日子,她放下設計圖、衝浪板往車上一架就到了海邊;另一位男生阿賢,在墾丁福華飯店當糕點師傅,上晚班;至於個子嬌小的珮珮,則在衝浪店工作。他們的工作選擇多得遷就衝浪的需求,除了在衝浪店和民宿工作,其他就是賣賣小擺飾、開披薩店。





(攝影/莊坤儒)



台灣四面環海,可以衝浪的「浪點」不少,但墾丁最為得天獨厚,是衝浪客心中的「聖地」。洋溢著熱帶風情的墾丁,海底多為珊瑚礁或礫石與沙之混合岸,「海底地形固定,不易因海浪捲打而改變,浪的穩定度和起浪頻率很不錯,」于文傑解釋。



衝浪,除了運動本身的技術外,了解海浪和水文環境也是重要的過程。一開始,衝浪者學習觀測海浪行進的方向、漲潮、退潮,左跑浪、右跑浪(浪由左向右崩潰的浪)等基本知識。



「日子久了,海浪的知識會慢慢累積,觀測的範圍也會愈來愈大,你就會注意海邊底部的構成,究竟是沙還是岩石。」于永傑解釋,海浪的衝擊會帶動沙的流動,地質是沙灘所形成的,海浪較不穩定;若地質是珊瑚或岩礁或石塊所形成的海浪,結構穩定,就是衝浪客的最愛,全世界包括夏威夷在內的著名浪點,都是珊瑚或岩礁構成的海底地形。



近年來,許多國內外網站都有浪況的即時報導,再加上浪友之間的訊息互通,「我在台北,知道浪況好,關上店就可以往海邊跑,」正職是牙醫師的莊淳馨說,雪隧開通後,台北到宜蘭的時間大大縮短,蜜月灣、頭城北堤等北部浪點,每天都可以看到汽車駕著衝浪板,穿越雪隧。





帶著相機、小狗和衝浪板,于永傑和女友海邊的一天就此展開。(攝影/莊坤儒)



「交通距離縮短,讓到頭城衝浪的人可以在台北上班,但這樣還不過癮。」兩年前,莊淳馨離開醫院的牙醫師工作,到恆春執業,每天只有早上八點到十二點看診,就是為了享受衝浪。



追逐浪花的技術



衝浪究竟有多迷人?



衝浪,是以波浪為動力的水上運動,除了一般人知道的站姿,還有許多不同玩法。



近年來趴板—─衝浪者趴在板上越來越常見,由於不需站立、技術門檻低,入門者可以趴著體驗海浪速度感,因而大受初嚐衝浪快感的年輕女性歡迎。



隨著技術的提升,也有藝高膽大的衝浪客用速食店的餐盤衝浪,或者乾脆用身體,來一趟人體衝浪。但無論那一種衝浪方式,衝浪藉助海浪頂端滑下的動力,借力使力,駕馭沒有動力的衝浪板,在海浪上做出不同姿勢的轉換。入門的技術重點是:先在海上練習游泳,同時進一步了解海浪的特性、認識海質。



實際操作上,用手划水是衝浪的起步技術,利用雙手大幅度擺動的力量,划到適起浪點,然後用坐姿或趴姿等待浪起。當一道浪過來,要先利用划水的力量,讓衝浪板跟上海浪,接下來雙手撐起身體,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站上衝浪板,就可以享受衝浪的美妙滋味,隨波逐浪,快速的滑行。





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刻︰夕陽西下,必須上岸了。(攝影/莊坤儒)



衝浪史,駐台美軍帶動



台灣衝浪的歷史可溯源到1960 年代,當時美軍駐台,不少美國大兵在金山、野柳一帶組織了衝浪俱樂部,是台灣最早的衝浪紀錄。學者研究,在70年代的萌芽期後,1980~2000年代,是衝浪的成長期,人數緩慢成長,開始有業者進口衝浪板。



「2000年後,衝浪進入高速成長期,媒體、名人和海洋觀念的開放,包括海洋國家概念的提出,都是背後推波助瀾的動力,」台灣體育大學副教授莫季雍分析,早年因戒嚴、資訊不流通,連到海邊戲水都不被鼓勵,衝浪無法發展,原因不難理解。



2001年後的高峰期,衝浪開始走向多元化。除了少數由衝浪協會和衝浪俱樂部舉辦活動外,政府機關和廠商也搭上熱潮,衝浪漸漸被社會接受。



「如果我們比較同樣在2000年後盛行的滑板,如今已漸漸退燒,衝浪相關產業仍在增加,可見衝浪已經度過風潮熱點,邁入穩健成長,」莫季雍說。



台灣民眾對海洋文化陌生,但看在來自其他國家的衝浪客眼裡,可是具備了不小魅力。8月的佳樂水,日本衝浪客聚集,還有人決定長住南台灣。



長林貴史6年前首度來台灣即被吸引,「我住在名古屋,每次去衝浪,浪都只有小小的一點,很多日本衝浪的雜誌很早就介紹過台灣,很吸引我。」為了來台衝浪,他申請了打工度假。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5811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光華一年12期 0 1500  
光華一年12期續訂 0 12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