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台灣整整等了十六年。
在閃個不停的鎂光燈下,台北市長郝龍斌大步邁向會場右方,對手陣營的巴西團隊,向巴西利亞省長伸手緊握。
「Please never give up(請千萬不要放棄),」郝龍斌說。
因為,這是台灣接連四次,申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挫敗後,終於在第五次獲得承辦權。對於「失敗」的況味,台灣早有更多體會。
二○一七年,台北將迎接超過一百六十個國家、一萬兩千名選手,飛來參與規模僅次於奧運會,有「小奧運」之稱的世界大學運動會。
這也代表台灣未來在爭取國際賽會,更有機會厚植實力。
面對已經搶到二○一四年主辦世界盃足球賽,隔兩年又主辦奧運的強敵巴西,台灣憑什麼搶贏這場,從一九九六年就開始、長達十六年的戰役?台北市,又憑什麼贏?
不斷釋放出「我們準備好了」的訊息,是關鍵。
高矮胖瘦、特徵都掌握
十一月二十六日,郝龍斌從高雄輔選行程離開,深夜匆匆趕抵桃園機場。
一旁的市府發言人張其強,手中還拎著事先準備的文件夾,裡面有世大運二十二位執委的姓名、大頭照和簡介:高矮胖瘦和特徵,無不詳載。
算一算,從世大運執委會會場布魯塞爾落地,到大會開始,只剩不到七十二小時衝刺。台北市府團隊能對二十二位執委「用力」的時間,相當有限。
郝團長的戰略,「簡單以八個字形容,就是『無時不刻、無孔不入』,」張其強回憶說,而這本文件夾,是最重要的「寶典」。
抵達會場後,郝龍斌貼身緊盯著每位執委。輔仁大學體育系教授、世大運執委陳太正,早上七點到餐廳用餐,看到郝龍斌已經用完餐。
只要有執委進入,郝龍斌就端著盤子去寒喧。一頓社交早餐,從六點吃到十點。由點、線到全面包圍,連簡報內容、流程到走位,郝團長心中都已經排演過。
「我最驕傲的是,事情的發展,完全跟我們事先預測的一樣,」郝龍斌形容,市府團隊沙盤推演的精密。
全場掌控由副市長丁庭宇負責,精選的台北體院舞蹈系六位學生,以七種語言歌曲,迎接不同國籍入場的執委,配合武術、原住民戰舞,大戰巴西的專業森巴舞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