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策可能回復「穩健」路線
國民黨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三顧茅廬,向李前總統登輝的台聯借將,請賴幸媛出馬接掌陸委會,此項人事動作,對馬英九的中國政策「不統、不獨、不武」,帶來極大的挑戰。
週一的台股在訊息剛出來時,還被一些主力及中實戶硬拉龍頭股,加權股價指數大漲一三一.七七點,週二在訊息明朗及中國反應確實公佈後,台股指數由九千點之上,硬殺下一八七.六八點,來到八八九一.七四點,成交額有一四八一億元,此種帶量下殺,是因為一些中實戶及外資法人,眼見台股上攻九千二百點已暫時無望,台股受到兩岸政治氣氛牽引,不會立刻再上攻萬點,所以,放棄堅守九千點及八千九百點的陣地,決心把部分漲多的營建、資產、水泥、紡織、鋼鐵、汽車、橡膠股的籌碼釋出。
政策風向轉彎 勿過度樂觀
原本台股有機會在八千八百點至九千二百點整理,盤出底型之後,向上攻擊至九千六百點,如今,四月的月線收掉,仍見紅線,但五月的月線就不那麼樂觀了,投資人原本以為馬英九新政府會有比較大的兩岸政策變革,如今看來,馬英九似乎有接受李登輝前總統的建議,採取比較穩健的煞車動作,讓江丙坤在海基會裡不能夠如魚得水,也讓兩岸和緩的腳步「更和緩」。政策變化就在一線之間,但是卻會影響到股市的個股榮枯,那些蓋豪宅,準備大賣中國富豪的營建商,可能此刻已是心急如焚了,想像七月四日中國觀光客在假日包機的引導下,充塞台灣風景區及街頭的現象,也戲劇化的「消失」了,難怪,兩岸政策的人事引動長榮航及華航的股價劇烈的向下跌,就是大股東先嗅出了政策不如選前的承諾,把股票先倒出來,買到股價二○元上面的長榮航及華航股票的投資人,如今是「夢碎、夢醒」,但卻已經住進「馬英九總統套房」之中。
雖說投資不成或是失利,責任應由投資人自負,但是,眼見馬總統在上任之前,四處向企業界請益,充滿開放兩岸的言論,這些言論自然會誤導投資人過分的樂觀,面對開放中國觀光客一天三千人的言詞,把旅館翻修、擴建、增建、搶建的那些企業主,自然是更失望,台灣不先釋出善意,中國那會放手讓觀光客大舉來台,這些投資及規畫全落了空,又變成「蚊子館」,造成投資閒置及損失自是不在話下,馬英九問企業界:「準備好了嗎?」,如今變成是一句滑天下之大稽的玩笑話「誰準備好,誰死」,被陳水扁「騙」了八年的旅館業者,在陳水扁下台前一個月,居然又被馬英九再度玩弄於股掌,怎不令這些業者跳起來痛罵:「玩笑開得太大了!」投資人更是一肚子氣,看好六福村、看好國賓、看好劍湖山、看好南仁湖,結果都是一樣被套牢,一位在加拿大的華僑於五七元的國賓搶進了二萬股,五三元又加碼二萬股,週二台股大跌,趕緊打電話來問︰「到底持有多少股票,要不要停損?」
人民幣走軟 勿存太高期待
尤其,最近中國股市大跌、房市劇挫,人民幣升值到七元兌一美元之後,升值力道已經暫時減弱,中國金融官員包括周小川、任志剛都出言警告,任志剛更明言:「升值有週期,非一面倒。投資需要留意,短期可能有變,轉弱風險加劇。」這顯示中國內受物價高漲之苦,外又面臨油價大漲、鐵礦砂、煤炭大漲,如今人民幣升到高點走軟,風光自然不再,中國人民雖有部分富了起來,有錢到海外享受、血拼撒錢,但終究已由「人民幣淹腳目」的大富階段,面對錢不斷消失、銀行利息一天高過一天的艱困來臨,像前二年的香港熱潮,與今日澳門賺錢賺到每位居民退稅二萬澳元,好景是否依舊?中國人民他們的苦日子是否也要來臨?都值得探討,台灣是否還能藉由中國三千萬富有人民來台消費,讓台灣經濟好上十年,值得再探究。
有競爭力 才是硬道理
拿掉台股的樂觀因子,那些築夢於未來、建基於兩岸三通及中國觀光客來台的股票,自然現今要「償還」已有的漲幅;也就是要讓股票回歸本質,有好的業績,有好的產品,更有好的利潤的上市、上櫃公司,是值得投資人注目的。週二台股大跌,中光電因為產品暢銷,獲利不錯,每股配三元現金股利、○.二元股票股利,還是逆勢收紅在三九.一元,華晶科有著中國奧運八月八日的衝刺新產品相機的「遠景」,加上配發二.五元現金股息、一元股票股利,也逆勢收紅在四七.九五元,台股在第二季受到中國市場催貨影響,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出現大紅大紫的現象,五月至七月是「超大成長月」,股價也一定不會落於人後,當第一季漲翻天的資產股回檔,這些電子股因為人民幣回貶、新台幣也跟著回落,匯損陰影暫時消退,反而會衝回提撥的利益,加上業績翻二番的比比皆是,以世界市場為挑戰目標的手機相機股、高畫素相機股及相機的記憶卡晶片股如興櫃的擎泰,在五月十四日要召開股東會,擎泰大股東要辦理一萬八千張股票的私募案,每股二五元給韓國的三星集團,以引進三星的全部相機市場,類似的個股在未來的幾個月都會有股價大漲的可能,只有放眼世界,保持高度競爭力的企業才會真正的在下一局「股市爭霸」中脫穎而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名言:「只有競爭力的問題,沒有景氣的問題。」台灣在五至七月的股市中,領有風騷的股票,在週二大跌之中已見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