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界殊榮
德國宏博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於四月四日在德國巴發利亞中世紀 古城班堡﹝Bamberg﹞舉行二○○七年「宏博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頒獎典禮。中央研究院李德財院士是來自全球十九個國家四十一位得獎人之一。台灣駐德國代表尤清及科技組組長彭雙俊及秘書張揚展應邀參加這項盛會。頒獎典禮由宏博基金會主席史瓦茲﹝Dr. Helmut Schwarz﹞主持,並邀請德國科技界領導人士、得獎人家屬及各國代表參加觀禮,典禮配合晚宴及音樂會進行,儀式莊嚴隆重。
除了頒贈宏博研究獎之外,宏博基金會亦邀請四位獲獎者發表一個小時的專題演講。唯一來自台灣的獲獎者李德財是四位應邀講者之一,因此在大會中備受矚目。李德財的專題演講主題是「台灣數位典藏之發展現況與未來」,介紹國科會推動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將此一結合資訊科技與人文科學的研究成果,與德國學術界領導人士及全球學術俊彥分享。演講過程引起現場學者相當大的迴響,讓在場聽眾留下深刻印象,不僅是李德財個人也是台灣莫大的殊榮。
宏博基金會創立於一八六○年,主要經費來自德國外交部。多年來推動德國與國際學術交流,蜚聲國際。宏博研究獎以嚴謹的學術成就為主要考量標準,並採推薦提名方式,每年甄選全球頂尖學者,前往德國從事學術交流。李德財係由德國達姆城科技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at Darmstadt﹞前任副校長布赫曼﹝Dr. Johannes Buchmann﹞提名,是台灣第一位獲得此一殊榮的學者。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院士也曾於二○○六年以美國學術圈的學者獲得該獎。宏博研究獎是宏博基金會頒贈給外國學者的最高榮譽,旨在推崇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歷年來共有四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曾經獲得宏博基金會的資助。李德財將可獲得獎金六萬歐元,分次停留德國從事研究,未來他將扮演德國學術大使身份,協助台德學術及科技交流合作,並帶領後學,再創學術高峰。
李德財在受獎之後表示,能在這個國際盛會應邀演講,報告台灣數位典藏的重大成果,感到非常高興;今後將與達姆城科技大學合作,促進台德雙邊資訊領域學術交流合作,預定今年十一月在台舉行的台德資訊科技研討會就是一個開端。
德國宏博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於四月四日在德國巴發利亞中世紀 古城班堡﹝Bamberg﹞舉行二○○七年「宏博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頒獎典禮。中央研究院李德財院士是來自全球十九個國家四十一位得獎人之一。台灣駐德國代表尤清及科技組組長彭雙俊及秘書張揚展應邀參加這項盛會。頒獎典禮由宏博基金會主席史瓦茲﹝Dr. Helmut Schwarz﹞主持,並邀請德國科技界領導人士、得獎人家屬及各國代表參加觀禮,典禮配合晚宴及音樂會進行,儀式莊嚴隆重。
除了頒贈宏博研究獎之外,宏博基金會亦邀請四位獲獎者發表一個小時的專題演講。唯一來自台灣的獲獎者李德財是四位應邀講者之一,因此在大會中備受矚目。李德財的專題演講主題是「台灣數位典藏之發展現況與未來」,介紹國科會推動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將此一結合資訊科技與人文科學的研究成果,與德國學術界領導人士及全球學術俊彥分享。演講過程引起現場學者相當大的迴響,讓在場聽眾留下深刻印象,不僅是李德財個人也是台灣莫大的殊榮。
宏博基金會創立於一八六○年,主要經費來自德國外交部。多年來推動德國與國際學術交流,蜚聲國際。宏博研究獎以嚴謹的學術成就為主要考量標準,並採推薦提名方式,每年甄選全球頂尖學者,前往德國從事學術交流。李德財係由德國達姆城科技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at Darmstadt﹞前任副校長布赫曼﹝Dr. Johannes Buchmann﹞提名,是台灣第一位獲得此一殊榮的學者。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院士也曾於二○○六年以美國學術圈的學者獲得該獎。宏博研究獎是宏博基金會頒贈給外國學者的最高榮譽,旨在推崇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歷年來共有四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曾經獲得宏博基金會的資助。李德財將可獲得獎金六萬歐元,分次停留德國從事研究,未來他將扮演德國學術大使身份,協助台德學術及科技交流合作,並帶領後學,再創學術高峰。
李德財在受獎之後表示,能在這個國際盛會應邀演講,報告台灣數位典藏的重大成果,感到非常高興;今後將與達姆城科技大學合作,促進台德雙邊資訊領域學術交流合作,預定今年十一月在台舉行的台德資訊科技研討會就是一個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