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322馬英九勝選以來,台灣瀰漫著一股變革之前的喜悅,綠地變藍天,幾乎所有藍色的新聞媒體,天天都有令人喜悅的消息報導,在幾近造神的過程中,突然覺得台灣出現了這麼一位英明的總統和第一夫人,一位搭公車穿牛仔褲、安份守己、樸實無華的上班族。
有人說,八年來阿扁總統被新聞媒體醜化到不行,所以說,馬英九的勝選是藍色媒體所促成的選票,每天利用報紙的版面、電視的政論節目,再加上電視新聞報導的一面倒現象,把燒炭、跳樓自殺、搶劫、貪污、失業、不景氣……,都歸咎於阿扁的作為,因而造成人心惶惶,促成變革的動機,所以,促成馬英九勝選的最大助選員,就是阿扁總統。
但是,民眾過度的期盼,未必是一件可喜的現象。
本刊歷經24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終於出爐了,此次調查結果反映出大學教育改制後,區區台灣一個小島,竟然有164所大學院校,這些大學院校今年培育了22.8萬名的大學畢業生,較十年前增加了2.68倍之多。放眼未來,大學院校可能還會成長,但是,台灣的新生人口卻逐年下降,人口增加數已快跌破20萬人關卡,亦即18年之後,屆齡的大學生人數遠低於大學所能招收的學生數,到時候各大學勢必展開各種招式來搶奪學生,否則這些大學將因招收不到足額的學生而倒閉。
可是,民眾對於這種現象的無知,是一件可悲的現象。
從此次調查資料來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意願從去年的41.7%跌到38.5%,換句話說,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意願下降,除了繼續攻讀研究所或出國留學之外,沒有任何就業計畫的比例卻上升了。願意就業的畢業生,對起薪的期望較去年降低了3,000元,可見社會新鮮人對未來前景的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