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不進化,便淘汰!─ 產業、薪資與中小企業未來

文/李立偉(作者為上弘開發設計公司產品經理)    

中小企業曾經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近來卻遭逢轉型瓶頸,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的表現。站在經濟自由化的十字路口,傳統產業的升級已迫在眉睫。





1980年代,人們會感受到自己的薪水在十年內翻了兩倍有餘。1990年代,受薪階級的薪水成長了1.6倍。但近十年來,台灣受薪階級的薪水卻是呈現停滯不前的狀態。





我們從「台灣工業與服務平均薪資成長」(見圖一)的曲線幅度即能一覽無疑。為什麼這十年來薪資上漲的幅度極為有限,甚至還可能倒退?為何薪水沒有隨著物價、房價上漲?其癥結點之一便在傳統產業升級幅度有限。











台灣工業與服務業平均薪資成長(數據來源:主計處)



台灣工業與服務業平均薪資成長(數據來源:主計處)





在生產線瓦解之後





以今年二月沸沸湯湯的lativ事件為例,販售平價成衣為主的lativ網路商店,公開說明必須將供應鏈外移到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引來了喧然大波。因lativ在經營初期是打著「台灣製造」為主要訴求。於是有論者認為lativ現在的舉動無異是傷害消費者情感;也有論者認為,商人總是無祖國,就任他們去吧。





事實上,lativ的官方網站早在前幾年就曾說明,在台灣生產成衣必須面對生產線瓦解等結構性問題──台灣的代工廠無法生產大量、平價且品質穩定的商品。這某種程度反映了部分傳統產業的現況。





台灣有許多像成衣這樣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在歷經供應鏈大規模外移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之後,並沒有新的產業模式出來替換;舊的、支離破碎的供應鏈以及經營模式沒有改變,且仍以製造低技術產品或價格取向的代工業務為主。這種經營模式要確保獲利,依靠的是極大量的生產。但這個供應鏈已沒有承受大量訂單的能力了,因此易被中國大陸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生產者取代。對lativ而言,不再堅持「台灣製造」,是很容易產生的思考模式。







缺乏特色便難以進步





我所從事的產業,屬於袋包箱(手袋、包包、行李箱之類)的一個供應環節,我們的產品出廠價在近十年來不但沒有上漲,還有下跌的趨勢。細究原因,其實是1990年代以來,袋包箱大廠紛紛外移中國大陸,也帶動整體供應鏈跟著外移,而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廠家產品價格,竟然逐漸成為台灣廠家產品報價的參考基準。





另一方面,外移的廠家仍以承接歐、美、日品牌的代工訂單為主,久而久之,在品質與流行趨勢的面向上,都得去掌握歐、美、日前端市場的規範。弔詭的是,留在台灣的廠家,面對國際客戶相繼將訂單轉移到中國大陸,卻也無法轉型提升自己的產業價值,爭取客戶回流;即便想要轉型成自有品牌,但缺乏對市場資訊的掌握能力,製造出來的產品無論在功能或造型都難與國際品牌競爭。





於是,很多台灣老闆面對自己的產品,除了抬出「台灣製精品」的空泛行銷說詞,也說不出究竟是哪裡比中國製的好。在報價時,中國的幽靈又彷彿陰魂不散,往往要多報一塊錢,才真的有賺頭;卻又擔心多報一塊錢,訂單馬上跑到中國。







「升級」帶來「漲薪」





這就是十年來我們面對的問題。銷售數量銳減、產品單價又難以提升,如此一來,受聘階級的薪資能有上漲空間嗎?





政府當然可以透過調高基本工資、或調低基本工時來加速薪資漲幅,給台灣老闆們帶來壓力──必須做出更好的東西、賣得更貴一點,才能應付不斷上漲的工資。但其實薪資上漲與產業升級本是一體兩面的事。





產業升級的定義為,可提供目前市場上其他競爭者難以取代的產品或服務。但實際的狀況是:許多產業無法升級,也少有資源來協助他們升級。甚至,有些產業只是靠部分市場因資訊不對稱、沒有完全競爭(例如,買家不知道哪裡有更便宜、更好的商品)──更簡單地說,靠著一些商業運氣,繼續在台灣勉強生產。





讓平價服飾、平價行李箱到中國大陸、東南亞,或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到非洲生產,不該是需要背負道德惡名的事情,市場上對這些價格不貴但還算堪用的商品,也總有大量需求。但「橋歸橋、路歸路」,這也是給台灣老闆們的深切警語──不要存有留在台灣、卻仍繼續生產廉價產品的想法。這樣除了讓台灣業者繼續賺那宛如毛巾硬擠出水來的毛利,以及讓作業員繼續領一萬八千的月薪還需被扣勞健保伙食費之外,就再也沒別的了。







自由化考驗產業發展





除了產業面臨升級挑戰外,這十年間薪資停滯的背景,則是更全面的(特別是兩岸之間)經濟自由化趨勢。2001年小三通;2002年,台灣與中國大陸紛紛加入WTO。兩岸在WTO框架下,商品可更有效率地流通。到了2008年後,則完成了大三通,人員、貨物與資本來往的密度越來越高。





國民黨的兩岸自由化立場始終十分明確,可想而知,兩岸之間資本與貨物的流通必定會更加順暢無阻。台灣已來到自由化過程的關鍵時期,若我們製造的產品還是那麼容易被取代,是否能抵擋下一波自由化的壓力?





台灣的傳統產業、中小企業經營者,走到這最後一哩路,是否能瞭解自己經營一輩子的事業其實擁有保守的特質?是否能有敏銳的趨勢感知,帶著自己的企業成功升級轉型?是否最終能找到自己的利基所在?更重要的是,是否有意識到自己的升級與否,關係著台灣受聘階級的薪資成長與整體社會發展?





產業界必須體認到,不是升級,就是離開,再不然就是經營二、三十年的成果要在這裡敗陣,並且拖著整個社會一起遲滯不前。




文章投票
雜誌訂購頁
雜誌內容頁
前期雜誌封面

 第  期封面

第 期
2008誰最創新
憶舊人 身世不明、情變失財、未婚生子、精神耗弱、出院驟逝 你所不知道的天 涯歌女周璇
產前不得已要換醫師‧該怎麼辦?
原來她不乖Incoming Girl-林利霏
民選新政府的財經政策
代謝創造新商機
生命的勇者──抗癌爸爸邱瑞金
《波麗士大人》導演 王小棣 堅持前行,是離進步最短的距離
200808 P42
200809 P212
200809
200809 P10
200809 P11
200809 P11
康仕德---回歸傳統IMC的品牌工程
國際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我的句子有了生命
獨家專訪歐巴馬─聊聊女人、性和婚姻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讀者10問 杜忠誥
專訪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被超越的一哥,如何追趕
29種營養品‧孕期產後健康沒煩惱(下)
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上)
下半年股票、基金,長線短做就對了!
7大必勝談判絕技!
菁英人才發展經驗談:你在「打造菁英」,還是「改造菁英」?
「好朋友」沒報到!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席安納米勒 混搭知性慵懶時髦味
陳鏞基 絕不輕言放棄
潘瑋柏 男孩跨入男人階段的新未來 Boy To Man
阿美英雄 獅披秀登場
台北市都會小旅行 單車兜風逛街散步
賴清德的台南夢
陳奕迅 過癮獨角戲
頂級超市精品巧克力首選Top6
岑永康:幫孩子存金錢 不如存觀念
高文茂:看到數字再做判斷,就不會犯錯(下)
虹彩珠寶宮
李兆基:年輕人選對行業、努力儲蓄、別太早婚
見龍集團/全球保麗龍大王 三堂慘烈接班課
2011青少年閱讀力大調查/我們都是讀「臉書」長大的
Dior花園裡的剪刀手
生活主張 巧創業
物聯網起飛 帶動全新商機
簡立峰專欄/這些年,三星教我們的事


 
今周刊訂一送二超級優惠活動!只要4800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暢銷雜誌假日限量特價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480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