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誠實是唯一上策?─ 讀《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

撰文/董凱勝    

古今中外的人類社會,多將誠實視為理當捍衛的價值;但近年來不同領域的學者,都開始研究謊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複雜角色,這些研究成果已經翻轉了過去對謊言的諸多假設。伊安‧萊斯禮在本書〈導論〉就開宗明義指出,人類會說謊並非設計上的缺陷,欺騙其實驅動了演化的進展;如何成功辨識謊言,也比我們想像中困難。儘管社會總是鼓勵大家對自己誠實,但其實所有人都會自欺;不過話說回來,自欺乃是一種心理需求,它帶領我們邁向成功的事業,擁有更健康的體魄,當我們不能說謊時,反而會陷入沮喪或發狂。



由猴子到人,從小騙到大



透過對野生狒狒、黑猩猩、金剛的觀察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些靈長類都是謊言高手;物種說謊的頻率與新皮質(大腦中負責反省和計畫的「思考」部位)的大小成正比,越擅長欺騙的靈長類,新皮質也越大。這樣的線索讓他們轉而思考「智人」的演化。在遠古環境中,越懂得預估自身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存活的機會就越大;越能察覺他人的欺騙伎倆而預先因應提防,就越具繁衍的優勢。



演化上的軍備競賽一旦展開,某些物種就會演化出更佳的記憶力、先見力,更能在思考賽局中,考慮別人下一步的行動及其背後的原因。簡言之,欺騙行為不僅是天擇的產物,同時也是推動演化的一股力量;而隨著語言的出現,人類的欺騙行為更是大幅躍進,層次也變得更加多元而精緻。



我們以為人性本善,小孩總是天真無邪,但兒童的欺騙行為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為常見;為了避免受罰或滿足需求,三、四歲的小孩會學到心理學家所謂的「心智理論」,懂得察言觀色,探知別人的心思;而對於四歲以上的孩童,當個騙子很容易;隨著年歲漸長,孩童的謊言也會越形複雜而縝密。也正因此,我們才需要「放羊的孩子」和「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培養子女誠實的習慣。



成功識謊率,不如丟銅板



童話故事裡,想知道皮諾丘是不是在說謊,看他鼻子有沒有變長就行了;但現實世界中,要識破一個人的謊言,卻沒有想像中容易,這正是本書第四章〈馬腳與露餡〉與第五章〈真理機之夢〉談論的重點。觀看《別對我撒謊》(Lie to Me)等影集,或許會讓我們對那些識謊高手嘖嘖稱奇;講到說謊時會有哪些徵兆,我們熟知的不外乎是眼神迴避、坐立難安、搔頭抓癢、多話口吃。此類從大眾傳媒獲得的刻板印象具有文化普遍性,可惜的是,它們往往只是缺乏實證的迷思!



飄忽的眼神不必然和欺騙有關,反之,眼神毫不迴避也不意味誠實;一個人說話時從容不迫、不冒汗也不搔頭,最好也別因此就信以為真。每個人在說謊時,動作表情不盡相同;有人說謊會快速眨眼,有人說謊時眼睛一下都不眨。沒有任何一種反射動作,足以成為說謊與否的絕對判準;技巧高明的騙子往往收放自如,他可以選擇隱藏破綻,或是假裝露餡來誤導對方。



有項研究發現,一般人成功辨識謊言的比率約47%,換言之,要知道別人有沒有說謊,丟銅板可能還準確些;不過你也別太氣餒,即使是警察、法官或檢調人員,偵謊能力也不比你高明多少。或許正因人類的偵謊能力如此糟糕,才轉而寄望於更加客觀、科學的機器;只可惜,成效往往不如預期。測謊機依據的原理,其實和我們觀察人的表情動作變化相似;它可以精確測量到心跳加速、血脈賁張、呼吸急促等生理反應,但這些反應都可能與說謊無關。光接受測謊,有時就足以讓老實人變得緊張不安;無怪乎美國國家科學院都坦言:測謊機的表現「比隨機更好,但離完美甚遠」。



謊言妙用大,自己最好騙



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在《新參者》一書中,以目的為區分標準,藉由主角加賀恭一郎之口說道:「謊言有三種,第一種是為了保護自己;第二種是為了欺騙別人;第三種是為了包庇他人。」不過,這裡顯然遺漏掉另一種相當重要的類型,那就是為了欺騙自己。尼采嘗言:「最常見的謊言便是對自己說的謊。」理查‧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也說:「自己是最容易上當的人。」



講到自欺,就不得不提心理學的「認知失調理論」;更精確的說,我們總是努力避免認知失調,以便維持自我形象的完整。每當我們的信念與行為相互衝突時,隨之而來的焦慮就會讓我們有意無意地改變其一,藉此解決不協調的狀況。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會說葡萄酸;戒不掉菸的癮君子,會安慰自己活得短命卻比別人快活;求豪宅名車嬌妻而不可得,我們會學陳雷唱上幾句:「駛到好車怕人偷,大厝難打掃,吃太好怕血壓高,美妻會跟人跑」。



自欺的另一個面向,就是往往高估自己而低估他人;過度自信的正向錯覺,讓我們傾向於把壞結果歸咎於運氣不佳,將好結果歸功於自己本領了得。這種「自以為是」的偏見人皆有之,政治人物尤其如此;歐巴馬就曾說過,參選總統的人都是自戀狂,至少必須有點瘋狂地自認國家該由你領導,才會有夠多的人讓你美夢成真。由此可見,自欺有其正面意義,它讓人保持樂觀,追求各種不切實際的夢想;自欺讓人類登陸月球,讓癩蛤蟆吃到天鵝肉。自欺是一種心靈保護機制,讓我們勇於面對未來,與另一半白頭偕老。


文章投票
雜誌訂購頁
雜誌內容頁
前期雜誌封面

 第  期封面

第 期
2008誰最創新
憶舊人 身世不明、情變失財、未婚生子、精神耗弱、出院驟逝 你所不知道的天 涯歌女周璇
產前不得已要換醫師‧該怎麼辦?
原來她不乖Incoming Girl-林利霏
民選新政府的財經政策
代謝創造新商機
生命的勇者──抗癌爸爸邱瑞金
《波麗士大人》導演 王小棣 堅持前行,是離進步最短的距離
200808 P42
200809 P212
200809
200809 P10
200809 P11
200809 P11
康仕德---回歸傳統IMC的品牌工程
國際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我的句子有了生命
獨家專訪歐巴馬─聊聊女人、性和婚姻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讀者10問 杜忠誥
專訪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被超越的一哥,如何追趕
29種營養品‧孕期產後健康沒煩惱(下)
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上)
下半年股票、基金,長線短做就對了!
7大必勝談判絕技!
菁英人才發展經驗談:你在「打造菁英」,還是「改造菁英」?
「好朋友」沒報到!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席安納米勒 混搭知性慵懶時髦味
陳鏞基 絕不輕言放棄
潘瑋柏 男孩跨入男人階段的新未來 Boy To Man
阿美英雄 獅披秀登場
台北市都會小旅行 單車兜風逛街散步
賴清德的台南夢
陳奕迅 過癮獨角戲
頂級超市精品巧克力首選Top6
岑永康:幫孩子存金錢 不如存觀念
高文茂:看到數字再做判斷,就不會犯錯(下)
虹彩珠寶宮
李兆基:年輕人選對行業、努力儲蓄、別太早婚
見龍集團/全球保麗龍大王 三堂慘烈接班課
2011青少年閱讀力大調查/我們都是讀「臉書」長大的
Dior花園裡的剪刀手
生活主張 巧創業
物聯網起飛 帶動全新商機
簡立峰專欄/這些年,三星教我們的事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今周刊訂一送二超級優惠活動!只要4800元
暢銷雜誌假日限量特價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871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