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科技人才回國鋪路
台灣工研院為延攬高科技人才回國服務,六月二十日由院長李鍾熙率團前往美國矽谷,啟動今年度延攬人才計畫,並以「跨越太平洋新商機」為主題舉辦科技論壇。 成立於一九七三年的工研院,是台灣最具規模的高科技研發機構,擁有近六千位科技研發尖兵,至今已培育出超過一萬六千位院友,其中有五百多位於科學園區擔任中高階主管,孕育出六十多位舉足輕重的產業重要CEO,可以說是國內高科技產業CEO的最大搖籃。 與一般高科技產業不同的是,工研院具有民間企業所沒有的特色,包括:研究人員不但可以接觸到不同領域的技術,甚至經常進行跨領域的研究計畫,即時交換最新研究趨勢及心得,彼此激盪出更活絡的創意及靈感。而且為了鼓勵同仁不斷有創新構想產出,工研院還特別制定「一○%自由創新計畫」,讓有新構想的同仁,可以有一○%左右的工作時間,優先做「自己構想出來」、「非任務交辦」的計畫。而工研院除了待遇好、福利佳,最誘人的還是研發人員「高達二五%專利授權金」,可以說是「發明新樂園、創業新天堂」。 工研院為鼓勵研發創新風氣,不但廣設各項獎勵,同時,為了加強專利質量,特別提高研發人員的授權金分享比例,凡專利商業化且授權成功者,研發人員每年都可分享高達二五%的授權金,即使離開工研院後還可以繼續領取。工研院至今已累計近九千件專利,協助成立的創新育成企業已超過一四○家,工研院發明型專利連續兩年位居全台之冠。 工研院表示,今年一共有七十多個職缺,此次延攬的目標包括:太陽光電、醫療器材、奈米科技、先進車輛、軟體、IC設計、系統晶片、服務業科技、人機互動等領域的高階主管,另外亦徵求資訊與通訊、電子與光電、奈米與材料化工、能源與環境、生技與醫藥、先進製造與系統等六大領域有專業經驗的高科技人才回國服務,加入工研院的行列。 另外,工研院也透過本次北美徵才活動,推展結合台灣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兩校設置的「產業研發外國學生專班」、「海外實習生計畫」ITRI Internship Program及「研發替代役制度」三項國際研究生計畫,吸引有意到亞洲發展的優秀外國學生到台灣求學,除提供獎學金,畢業後還可至合作企業或留在工研院服務,促進國際交流。此外也針對具履行兵役義務的留學生返國直接到工研院服研發替代役。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全球產業想要進入亞洲或是中國市場發展創新商機,台灣除了地理位置與文化上的優勢外,在運用新技術發展新產品、新服務或是新的營運模式的能力,因為有過去長期打下的良好基礎,相信是亞洲國家中的佼佼者;再加上新政府的開放政策及i-Taiwan建設計畫,將會是國際合作研發投資,發展新興科技產業的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