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對不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POMONA的實習餐廳裡,一位旅館管理系的學生為客人擺上杯子,正準備斟啤酒時,因為太緊張,托盤上的啤酒灑在客人的衣服上。可以想見,這位客人即將大發雷霆,而這位實習的學生會驚慌失措。
不過,客人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沒關係。」讓學生從容地用布巾幫他擦擦衣服,並且送上新的啤酒。結帳時,這位先生特地把學生叫來。「我一直在觀察你。我發現你打翻啤酒在我身上之後,並沒有影響到你接下來對其他客人的服務。我相信,你將來一定能做好旅館的工作!」
幸好有他的寬容,否則台灣可能就不會有一位傑出的飯店總經理和優秀老師;當年這位在大學餐廳實習的學生,就是曾被飯店業教父嚴長壽視為接班人的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蘇國垚。
雖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蘇國垚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因為他認定「這位先生是上帝派來的使者,是來鼓勵我的。」
出身大家庭 向長輩學看臉色
再往前回溯,蘇國垚從淡水工商專校觀光事業科畢業後,利用入伍前兩個月,曾在被視為「象徵台灣經濟起飛地標」的台北市中山北路中央酒店實習,這時候他發現自己幫助了客人,不但有小費,更重要的是客人會認同自己的服務,說「你很棒!」他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服務業不像製造業有標準作業流程可以遵循,因為一樣米養百樣人,同樣的事遇到不同的人,只能憑臨場反應或經驗去判斷該怎麼做,沒有標準答案。相較於其他人,蘇國垚的條件得天獨厚,因為他生長在一個大家庭,從小和長輩相處就要機靈,早練就了察言觀色的功夫。
蘇國垚有四個叔叔、兩個伯伯、八個姑姑,他的察言觀色,也就是從應付這十四位長輩的脾氣開始練起。「平常照子一定要放亮,不然免不了被告狀或被打。」他舉例,有一個嬸婆有嚴重的下床氣,「所以,她睡午覺的時候千萬不能吵到她。」還有一個叔叔是混混,那時候買一顆糖只要一毛錢,他如果賭贏了,回到家一次就給小孩五塊錢,「等他回來時,我就會特別觀察他進門時的臉色。」
小小的蘇國垚當然不知道,這些「訓練」,後來都應用在他的職涯上。
為了追女友,蘇國垚到美國念大學,他說這是「清道光十八年來蘇家第一次有人出國留學」,因此親戚三、四十人浩浩蕩蕩地包了遊覽車到機場送機。每次回國探親前,媽媽就要列一張送禮清單,以免漏了哪位當時有去送機的親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