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努力有成 較去年同期成長兩成
台股自五二○之後,指數一路狂瀉,加上國際股市不佳,台股一再受到拖累,除非放空,否則投資人進場買股票都是馬上套牢,股票市場投資人每個臉色青筍筍,融資斷頭,成交量萎縮,證交所也笑不出來。不過期貨市場就不一樣了,根據期交所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達六五、七三六、四○一口,較去年同期五四、三九四、二○一口成長二○.八五%。以月交易量來看,開市以來前六大交易量,今年上半年占有四大。
期交所統計,今年五月二十日總交易量更突破一二○萬口,創下開市以來的新高紀錄。以日均量來看,今年一至六月日均量達到五四七、八○三口,較去年同期四五七、○九四口成長一九.八四%。不過成交量增加,主要是來自期貨商品的大幅成長,由去年一至六月日均量五四、七七二口成長至今年同期一三○、三一二口,成長率高達一三八%;同期間選擇權交易量亦微幅成長三.七七%,由去年一至六月日均量四○二、三二二口成長至今年上半年四一七、四九一口,顯見期交所的努力已有績效。
期交所成交量迭創新高,今年上半年交易量大幅成長,期交所認為,主要係歸功於去年十月八日推出四項新商品(櫃買期貨與選擇權、非金電期貨與選擇權)助益,以及今年一月二十八日推出之新台幣計價黃金期貨,符合國人交易習慣、廣受交易人歡迎,其中台幣黃金期貨上市五個多月以來交易量屢創新高,單日(四月十六日)最高交易量達六五、五二一口,截至六月底累計交易量為二、○三五、四六六口,日均量達一九、九五六口,目前為全球黃金期貨排名第五名,交易量仍持續增溫中。
此外,去年十月八日推出各項新制度(包括期貨價差委託機制、期貨造市者制度、期貨當沖保證金減收作業、期貨價差交易保證金減收作業以及SPAN整戶風險保證金計收作業)效益持續發揮,進一步提升既有商品交易量。其中四項主要既有期貨商品台股期貨、電子期貨、金融期貨、小型台指期貨,今年上半年日均量成長率分別為七二%、四七%、九四%、二六四%。四項期貨商品當沖交易成交口數由去年第四季五三六、九七○口成長至今年上半年一、五四二、三七二口。
為提高期貨市場資訊透明度,增加期貨、現貨市場資訊的完整性和參考價值,期交所今年四月七日起比照證券市場每日揭露三大法人交易資訊,有效平衡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資訊量不對稱,縮小自然人與法人間的資訊落差。另在兼顧市場風控管理與資金運用效率考量下,也調整現行各類期貨及選擇權契約保證金結構比,調整後各契約原始保證金水準較調整前約降低一○%,有助於降低交易人資金成本,進而提高期貨市場交易量。六月二十三日起也開放境外外資除以現行美金以外,另可使用歐元、日幣、英鎊、澳幣及港幣等共計六種外幣繳交保證金,創造保證金多元化及市場國際化之雙重效益,有效降低外資資金成本,擴大外資參與我國期貨市場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