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委會委員長推動僑鄉計畫 籲老僑落葉歸根
海外華人的第二代有很多優秀傑出的人物,他們在各國擔任重要職位或者經營大企業,可惜的是,這些精英分子對台灣沒有歸屬感,也很少回來。吳英毅有感於國科會所推出的「候鳥計畫」,希望僑委會也能加強召喚這些華人子弟回流,未來將讓僑委會尋求跨部會合作,讓第二代優秀華人回台「看看台灣、了解台灣」。
對於許多年輕精英滯留國外的現況,吳博士替國家惋惜,他呼籲在國外的長輩,退休後,回台灣落葉歸根,因此他也積極推動「僑鄉計畫」將介紹一系列台灣的老人醫療及養生村的概念,抓住老僑落葉歸根及華僑第二代年輕人的心,重新回到台灣好山好水的懷抱。
他說,老僑選擇回台灣,兒女們勢必常回來探親,對國家必能因多接觸、多認識而產生向心力,甚至為國家所用。他以自己為例,他的三個子女在美國,分別是一般外科、整形外科以及心臟內科的醫師、大學副教授,但因為他長住台灣,孩子們就定期會來探視老爸,他衷心希望終有一天,子女們能像他一樣回到自己的家,為自己的國家做事。
吳英毅說,在美國雖然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但是比起台灣,高額的健保費及貴得嚇人的醫藥自負額,常令人吃不消。台灣有很好的老人醫療、養生設施,而且價錢便宜。有些華僑第二代已經貴為眾議員或者在各行各業有非常好的成就,這些人常忘記自己來自何方,以為他就是美國人,吳英毅認為有必要提醒他們是「華裔」、祖先來自台灣。
而在節能減碳成為世界趨勢下,吳英毅也提出華僑返台造林計畫,配合農委會等開放林地讓華僑個人或企業認養,開闢登山步道或森林浴、度假小木屋等,既環保又健康。
對於總統馬英九所揭櫫的「東南亞僑生倍增計畫」,吳英毅表示,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僑生受到的待遇反而不如外籍學生,是變相的一國兩制,他希望配合教育部,修改僑教法令,讓事權統一,避免僑生受歧視,這樣才能讓東南亞華僑歸隊,願意把子弟送回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