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胡晴舫:那一天 香港中產階級上街了

文/胡晴舫    

我第一次真正見識到香港中產階級,是二○○三年七月一日《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大遊行。北京政府希望香港特區積極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引起香港輿論強烈反彈,當年春天剛剛發生了非典型肺炎,由於內地缺乏言論自由,廣東政府與北京當局在非典行肺炎蔓延初期隱瞞疫情,致使疫情失控擴大。
邊界另一邊的香港因而變成全球疫情最嚴重的重災區,一夜之間頓成鬼城。而二十三條立法卻以國家安全為名,意圖壓制任何「煽動叛亂」言行,包括控管資訊的流通,香港人驚覺,包含在政治權利裡的言論自由已不再是抽象的人權概念,卻是生命安全的基本要求。

上街抗議也得講究時髦

七月一日當天,香港一如往常酷熱潮溼,五十萬香港民眾現身上街,他們個個衣履革新,縱使抗議依舊講究了一點時髦,有人牽孩子,有人推輪椅,律師、退休法官、港英舊官僚、企業主管、普通文員,斯文拿著標語,隊伍浩浩蕩蕩,人群卻不喧譁,從銅鑼灣走到中環,再齊聲喊幾句口號,然後就地解散。

之後,每年的七月一號、六月四號,香港人用同樣的方式,一次又一次,表達他們的意見。他們上街,在公園深夜點燈。一年的其他日子,他們瘋狂工作,努力賺錢,盡力花錢,在茶餐廳的喧囂中,互相吼叫以表示親密,耍點損人的幽默感,但,很少討論政治。

香港已經回歸中國,無所謂要不要跟中國交往,之所以與中國的扞格愈來愈大,卻是跟香港中產階級對所謂社會應該長什麼樣子的想像有關。

香港認同的基礎是法律

對社會的想像,香港中產階級繼承了英國文化,相信法治,相信理性,並始終不渝堅信這兩項價值是自由經濟的立基。有了法治與理性,對過去上頭始終有個主子的香港來說,便會擁有某種程度的民主,雖然還不能普選,至少現實生活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王子與庶民同罪,即使是英國女皇也要按法行事。

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因為出生在台灣,在台灣長大,所以是台灣人,那是一種土地的認同、血緣的連繫。當我們說香港人,不只是出生在香港、在香港長大,而是在香港合法生活,有香港身分證,拿香港護照,還有住滿了七年得到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外僑,他們都把香港當做他們的家,自稱香港人。

香港首富李嘉誠來自中國內地,蘋果日報的黎智英小時候偷渡來港,從無到有,香港給了他們一切。蘭桂坊之父盛智文原是歐洲逃到加拿大的猶太難民,住香港近四十年,因為感激香港,自願放棄加拿大國籍,成為香港公民,他的孩子皆一口流利廣東話。一個人之所以是香港人,因為法律賦予他權利。有點像美國,香港靠的不是血統或語文去同化她的居民,而是共同價值,而這份共同價值逐年一點一滴寫進香港法律,成了一份大型社會契約。這份社會契約定義了香港人。

破壞社會契約讓中產階級恐懼

當世上任何事物違反這份共同價值,侵蝕這份社會契約,對他們來說,不只是破壞了他們的「故鄉」,更是威脅了他們生命的根本,挑戰何謂香港人。六月四日的維園燭光因此能解釋成某一種價值確認的集體文化儀式,在坦克人與坦克車之間,一個真正的香港人會選擇坦克人,無論他說話多麼無厘頭,表情又多麼撲克牌。

中產階級的特色便是他們專心一意追求美好的物質生活,他們一生奮鬥不懈、持續辛勞的目標就是讓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過得好,俗氣一點說就是衣食無憂,平安過日,因此經濟要繁榮,社會要安定。更深層一點,擁有堅實的物質基礎、運轉無礙的社會制度、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中產階級因此規矩守法,道德責任強,他們是法治的教徒,制度的執行者。他們就像學校裡的好學生一樣,需要規則,需要看見那一層層社會梯子,所以他們能很有目標,一步一步往上爬,達到他們渴望的頂峰。

法治與理性,香港人的信仰,自由經濟的DNA,香港之所以能躍居國際城市龍頭的重要原因。

當內地母親讓小孩在地鐵上吃東西,當街便溺,內地孕婦非法闖關,內地旅客帶著兩大箱無法交代來源的可疑現金,突然出現匯豐銀行門口要求開戶,香港人看見的並不是像台灣人愛嚷的「文明」,而是法律遭到破壞。因為明文規定小巴地鐵禁食,每節車廂都至少有兩張招示,點解還有人裝無知硬要吃呢。法規條文非常瑣碎無聊,然而,這就是法治精神。

香港住了七百萬人,全部人的母語、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工作性質、家庭背景、宗教習慣均有差異,所有人要一起和平共存,靠的是社會契約,而非種族語文。一個香港人,不用出生在香港,不必說廣東話,只要符合法規就能變成香港人,一旦他/她變成香港人,進入香港社會,便自動加入這份社會契約,默契遵守,所以這個社會能繼續有安全的街道,開放的工作機會,言論的自由,人身不受威脅,與個人財產保障。

如果每個人不理會這些看似瑣碎死板的法律的枝枝條條,小至隨地便溺、亂丟垃圾,中到違法居留、貪污、當街砍殺,大到宗教分歧、經濟競爭、意識形態,很快城市便會失控了。而失控這件事,令中產階級恐懼。



上街抗議的物質主義者

中產階級一點也不喜歡上街遊行這件事,因為他們本能討厭任何形式的衝突,不希望影響城市形象,期盼市場永遠昌隆,商機滾滾。他們每回看見台灣抗爭新聞都讓他們轉過頭去,結果他們現在統統上了街。

許多香港中產階級朋友問,怎麼今天「淪落」要做這種事啊?我應該去泰國沙灘曬太陽,東京血拼,銅鑼灣飲茶,想辦法買樓,炒點黃金股,我這個物質主義至上的膚淺傢伙,只愛美食靓衣和吹冷氣,怎麼我在畫標語,坐在維多利亞公園餵蚊子,帶孩子去抗議愛國教育?

法治是香港的宗教,他們一直以為法律是萬能的神。政教原本分離,香港白皮書卻提倡政教要合一,要求香港法官要忠黨愛國,每位執法人員在詮釋法律時心中要有國家。

國際性格正接受愛國考驗

香港的國際性格正在接受愛國考驗,法治語言正在與政治語言搏鬥,全球自由經濟大城被放進國家省城規格檢驗。原本堅如磐石、萬物有序的香港中產社會,忽然像一支冰淇淋甜筒,正在快速溶解,即將不成形,而法律本來是他們的冰箱,保鮮他們所認知並依靠的核心價值,現在箱內機件似乎正在遭逐件拆除,換上他們不認識的零件。

我的中產階級香港朋友唉聲嘆氣,點解我要上街啊,好像我平常工作還不夠辛苦似的,以前可以不管事,現在每條新聞都要做功課。他們揀一雙又時髦又易走的休閒鞋,挑一頂草編的夏日爵士帽,帶上最新款手機,又上街了。(本文作者曾在九七年後長住香港十一年)


文章投票
雜誌訂購頁
雜誌內容頁
前期雜誌封面

 第  期封面

第 期
2008誰最創新
憶舊人 身世不明、情變失財、未婚生子、精神耗弱、出院驟逝 你所不知道的天 涯歌女周璇
產前不得已要換醫師‧該怎麼辦?
原來她不乖Incoming Girl-林利霏
民選新政府的財經政策
代謝創造新商機
生命的勇者──抗癌爸爸邱瑞金
《波麗士大人》導演 王小棣 堅持前行,是離進步最短的距離
200808 P42
200809 P212
200809
200809 P10
200809 P11
200809 P11
康仕德---回歸傳統IMC的品牌工程
國際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我的句子有了生命
獨家專訪歐巴馬─聊聊女人、性和婚姻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讀者10問 杜忠誥
專訪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被超越的一哥,如何追趕
29種營養品‧孕期產後健康沒煩惱(下)
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上)
下半年股票、基金,長線短做就對了!
7大必勝談判絕技!
菁英人才發展經驗談:你在「打造菁英」,還是「改造菁英」?
「好朋友」沒報到!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席安納米勒 混搭知性慵懶時髦味
陳鏞基 絕不輕言放棄
潘瑋柏 男孩跨入男人階段的新未來 Boy To Man
阿美英雄 獅披秀登場
台北市都會小旅行 單車兜風逛街散步
賴清德的台南夢
陳奕迅 過癮獨角戲
頂級超市精品巧克力首選Top6
岑永康:幫孩子存金錢 不如存觀念
高文茂:看到數字再做判斷,就不會犯錯(下)
虹彩珠寶宮
李兆基:年輕人選對行業、努力儲蓄、別太早婚
見龍集團/全球保麗龍大王 三堂慘烈接班課
2011青少年閱讀力大調查/我們都是讀「臉書」長大的
Dior花園裡的剪刀手
生活主張 巧創業
物聯網起飛 帶動全新商機
簡立峰專欄/這些年,三星教我們的事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今周刊訂一送二超級優惠活動!只要4800元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5513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