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12年國教 民怨背後的4個真相

文/王韻齡、張瀞文、張益勤    

十二年國教首屆國中畢業生今年五月、六月歷經會考、填志願、放榜、報到。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前例可循,充滿不確定性,身為第一屆「白老鼠」當事人的家長和學生無所依循、充滿意外。



教育部長蔣偉寧公開道歉、應屆考生家長憤而走上街頭……媒體上,充滿了集體民怨。

家裡有未來國中生的旁觀家長和考生,透過報紙和電視認識十二年國教更是疑惑不安:「不是免試入學,為什麼還要考會考決勝負?」「志願序『扣分』是什麼?」「該讓孩子去補作文嗎?」一連串問號在紛亂的新聞中找不到答案。

十二年國教這場教育改革,政府由上而下,希望在短時間內,透過政策強力主導,改變社會價值「別再分分計較」、「破除明星高中迷思」、「九成高中職都是優質高中職」……但多數家長並不認同。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林國明,家有八年級國中生,十分關心十二年國教,他分析,十二年國教的入學方案,是免試入學原則和成績競爭原則,兩派主張相互較勁、妥協的結果。可是,在失去原則的妥協下,免試精神無法達成,考試競爭更加激烈。考試競爭,又不像聯考或基測時代,有明確的分數基準區分高下。非考試成績的比序項目,也影響入學的機會。「結果,人人都不滿意;大家都說不公平,」林國明說。

到底十二年國教走到現在,有哪些地方出了問題,引爆社會上的十二年國教焦慮。

問題一:兩次讓步,作文成為基北區升學關鍵

一開始十二年國教就將入學方式分為兩軌:多數學生透過免試入學進入社區高中、想要念明星高中或有藝術才能的學生考特色招生。

在教育部二0一二年宣導中,不斷說明教育會考只分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等級,藉由各科成績等級減少,一改「分分計較」考試文化,達到減低考試壓力的目的。但設計最初,目的做為學力監控的會考,到最後還是迫於現實,成為各區入學「比不出來」時的比序關鍵。

會考從學力監控機制轉變成基測的替代品,第一次被迫讓步是被納「超額比序」項目之一。

但各區超額比序,許多項目可以輕易取得滿分,譬如:取得國中畢業資格、沒有記過紀錄等。因此,會考成績分級是比序項目中,少數可以區分學生的指標。

第二次讓步,是會考成績由「三等級」變成「三等級四標示」,也是釀成今年「作文決生死」的原因。

在去年會考試模擬後,當時的教育部次長陳益興在記者會上允諾,免試入學不會以抽籤決定入學。為達免試入學「零抽籤」目標,教育部把原本只有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等第的國中教育會考,再細分成A++、A+、B++、B+等標示細分學生程度,成績分成七級。在決定會考成績以「三等級四標示」公布時,教育部同時規定各學區,標示只能放在比序最後項目,所有項目比過仍分不出高下,才能用標示比序。也因此,當所有學生都是五A,就得先比作文,除非兩個學生作文都六級分,仍不分高下,才比標示。

問題二:基北區焦慮擴大成為全國焦慮

十二年國教規劃時,許多教育工作者認為,只要基北區能落實國教精神,就代表十二年國教成功了。深刻表現出基北區的代表性和重要性。眾多紛擾都從擔任「意見領袖」的基北區開始,好像代表了全台學生和家長的心聲。究竟這個招生區為何有這股勢力,左右中央政策?

基北區學生多,占全國總數的五分之一,為避免會考分不出高下,基北區率先發難,要求會考成績除了ABC三等級,還需細分,增加標示。「那完全是為了基北區才有的制度,我們在台東根本用不到,」台東縣教育處處長林輝煌表示。

教育部對基北區的妥協,雖然解決了都會型學區的問題,卻種下更大的爭議。

基北區名校多,而以建中、北一女為首的前三志願學校,一直都不只是「台北市的」前三志願,而是「全台灣的」前三志願。以北一女為例,每年約有九十名中南部學生搶攻北一女,約占總招生名額的九%,建中則略高為一○%。因此,建北兩校可說是吸納了全台精英。

台北市前三志願學校為了保持領先地位,一直不願大幅開放免試招生比例,經過一再溝通,才勉強從一五%開放到二五%。

林國明分析,假設沒有特色招生,基北區所有明星學校將全部招生名額釋放到免試入學,那麼,基北區今年約六千個會考五A的學生,可以順利進入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成功、中山、松山、政大附中和大同高中這八所目前被視為「前六志願」的學校。

但是,因為基北區明星學校提供給免試入學管道的招生名額太少,以至於這群五A學生,他們能進的高中,涵蓋了將近二十個學校。這些學校目前在家長心目中的聲望,跨越好幾個不同的群落,除了所謂前六志願,還有前段社區高中、中段社區高中,落差很大。五A學生「低就」,也因此擠壓基北區中段學生的選校空間,讓為數眾多的中等生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教育主管機關之所以同意基北區明星高中開放少量特招的這個「特權」,也有複雜的考慮,主要擔心十二年國教消滅精英教育。最後,頂尖學生轉往私校,未來將影響社會階級流動,造成更大社會問題。

問題三:志願序加分?扣分?

今年暑假前,大家談的志願序分數,是一個適性入學的制度引導。希望學生清楚理解自己的實力和喜好,然後把最有把握、最嚮往的學校填為第一志願,打破過去不思考的學校排名。選擇得當是種加分,面對相同條件的考生,若其他考生沒有把這所學校列為第一志願,選擇填為第一志願的就是加分。

這是個升學制度上史無前例的創舉,希望藉此打破校際排名,達到適性入學目的。但來到務實面,這項設計卻嚴重考驗著台灣社會傳統的價值觀,甚至被批違反人性。

會考成績一公布,臉書上就開始被焦慮的家長洗版, 人人都在問: 志願怎麼填?因為沒有前例可尋,變成瞎子摸象。每個人都希望知道「落點」—這樣的成績可以對上傳統排名的哪一所學校?

但落點分析,按分數排名學校,正好與志願序精神相違背。現實上想追求更好的學校是人性,志願序扣分卻等於懲罰人性,也就是制度設計和人性的追求有很大矛盾。

問題四:十五學區十五種比序,焦慮延燒

十二年國教上路全國分為十五個免試就學區,每一區的超額比序原則,包括會考占比多少?志願序怎麼計算分數?才藝競賽如何影響加分?志工時數怎麼計算?體適能有沒有影響等都由各區討論決定。

但是確定上路以來,全國性的新聞焦點往往只聚焦在生態最競爭的基北區。基北區的問題,只關係基北區的學生,爭議的焦慮卻透過媒體在全國擴散。

選填志願期間,桃園縣教育局率先成立一九九九諮詢專線。許多家長打電話進來,劈頭就先罵作文……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桃園區比序根本不比作文。

特色招生該怎麼辦?釋放多少名額才是合理?這也是近一、兩年來的新聞頭條,但事實上,全國十五個免試升學區,只有八個考特招。全國學科特色招生的名額,僅占今年考生不到五%,但是這五%的問題讓全台灣一起擔憂。也就是說,十二年國教上路以來,有許多家長的焦慮都是白擔心一場。在新聞氾濫的迷霧中,過多的訊息遮掩住應該關心的重要事情。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685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親子天下一年4期新訂 (此方案08/26)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親子天下一年4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