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教學國際化 鼓勵出國研習 招收國外學生來台
教育部於六月初公佈「民國九十八至一○一年教育部施政計畫藍圖」,定調未來四年將以「學習品質、適性揚才、公義關懷、全球視野、永續發展」為施政主軸,終極願景是建構一個完善教育環境,讓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都能「快樂而有效地工作、學習」,培育高素質的現代國民。
教育部指出,在「全球視野」部分,將持續鼓勵高等教育國際化交流,加強推動包含「培育華語師資、國際志工」內容的「教育輸出」計畫。教育部同時計畫要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扎根計畫,將國內中、小學生納入教育交流國際化的範圍。教育部希望藉由本計畫,培養國內中、小學生的國際視野,並讓中、小學校園更國際化。
將國際元素納入教學課程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劉慶仁處長表示,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扎根計畫是為台灣的教育盡一份心力。中小學國際教育扎根計畫的內涵,是希望將國際元素融入台灣現行的中小學教學課程中。教育部日後也將舉辦國際研討會,並且提供經費,讓有意願推動該項計畫的校長、老師出國研習、強化專業發展,另外辦理短期國際學生來台研習、在校內進行英語教學或是聘僱外籍教師等活動。
「因為要全面性地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扎根計畫,文教處正在瞭解國內中小學有在推動教學國際化的現況。英語教學是國際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文教處發覺少數學校英語教學做得非常好,有些學校已經和國外的姊妹校建立關係,進行教師或學生互訪的活動,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種子示範學校,」劉處長說。
劉處長解釋這些步伐快一點的種子學校,多半為教會或私立學校,因為學校的性質和一般公立學校不同,而跟國外的學校有接觸。劉處長說依照教育部的規劃,明年為開始推動中小學教育國際化的基礎,現階段則是籌備期;文教處同仁除了積極瞭解調查各縣市學校推動國際教育的現況外,也去文駐外單位,請求各單位利用資源協助搜尋國外圖書館及網站,於八月十五日前回報駐地國推動中、小學教育國際化的現況。劉處長強調,「發展中小學國際教育一定要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
推動教育旅行計畫
事實上,教育部為了培養中、小學生的國際觀,二○○一年起便與交通部觀光局與台灣觀光協會等機關合作、推動高中職國際教育旅行。初期以日本為首站,制定推動台灣國際教育旅行計畫、成立了「台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辦理行程規劃及說明會、研討會等宣傳工作。七年來,該聯盟定期帶領我國高中職學生赴日進行學校交流、歷史文物探訪及體驗團體生活等活動,今年更有高達一三一所高中職學校學生赴日進行教育旅行。教育部每年補助七百萬到一千萬經費推廣此項政策,並提供十分之一的保障名額補助清寒學生。
此外,為鼓勵國內高級中學及高級職業學校招收國外同等學力學生來台就讀,帶動我國高級中等學校招收國際學生之風氣,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國際化,教育部已於去年底通過補助高中職學校招收國際學生獎學金實施要點。教育部透露,目前已簽奉核定之接待學校有國立蘭陽女中、國立鳳山高中及國立秀水高工,三校共接待七名國際學生,預計今年九月初開學來台就讀。
教室連結 亞洲對話
教育部說,台灣的教育當局也積極參與由英國文化協會發起的一項「教室連結:亞洲對話」區域計畫。英國文化協會教育與科技經理羅明珠表示,亞洲對話是一個國際學校合作計畫,計畫時間預計為三年,主要目的在於讓英國與印尼、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台灣、泰國與越南等地區的學校之間建立合作關係。羅經理說,亞洲對話的獨特之處,在於該計畫是以課程為導向,將學校連結活動納入學校課程之中。因此,它們將是學校老師必須教授的課程內容,並不是課外教材,羅經理說。
羅經理透露,台灣參與此計畫的地方局代表有台北縣政府教育局、彰化縣政府教育處及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今年六月三個地方局代表曾經與其他兩個參與國」英國與南韓」集結於首爾,討論發掘更多國際間地方教育局與學校群組的合作關係。此外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花蓮縣政府教育局及台南市政府教育處也將於今年十月參加本項對話計畫在台灣舉辦的首論會,屆時將與來自英國及日本兩個參與國的代表們共同研擬具有課程導向的計畫,期能應用在學校課程中。羅經理說,此計畫將利用網路平台為媒介,展現成果,並與英國地區的同齡學校群組進行對話,英國文化協會的地區辦事處則將支援首論會相關事宜及參加教師、學生以及英國與各國間的教育活動,並向潛在的企業贊助者推廣本計畫。
教育部認為,透過國際教育旅行、招收國際高中職學生,以及有計畫涵納國際元素於國內中、小學教學課程中,台灣學子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將更具備信心與強化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