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回歸本土 新合拍片時代

   

香港回歸17年來,各行業與大陸接觸頻繁,加上兩地政府在2003年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拓展兩地在金融、零售、服務業等共融發展外,連擁有105 年歷史、曾經於亞洲區風光一時的電影業,亦被鼓勵以中港合資的「合拍片」模式,打進大陸電影市場。隨著大陸電影業越趨蓬勃,票房迅速增長,更多香港電影人與大陸文娛公司合作,製作更多的合拍片。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入圍「最佳電影」提名的五部電影中,就有多達四部是中港合資的「合拍片」,餘下只有導演陳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由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屬於純港資電影。

大陸的文娛企業提供資金、北上的香港導演提供技術與題材,這合作模式隨著《十月圍城》、《葉問》及《一代宗師》等合拍片的叫好叫座,中國亦用此模式,與其他國家及城市簽訂協議,允許以合拍片的模式,輸入中國市場。及至3月4日,英國皇室威廉王子訪北京期間,中英兩國正式簽訂了合拍片協議,兩國電影可在對方國家享受國產片待遇,而合拍片在中國不受進口片配額限制。


分享
情況就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月26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形容︰「內地龐大市場為本地電影人提供難得機遇,亦是巨大挑戰。」當中的挑戰,包括美國好萊塢、或韓國及台灣等地的電影業界亦開始循「合拍片」模式,直接在中國市場與香港電影人競爭,意圖在中國龐大市場上分一杯羹;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人與中國華夏文化相融,有文化上的優勢,但隨著純港資的「港產片」近十年間在本土市場萎靡—即使獲提名最佳電影的《那夜凌晨,我坐上由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在香港僅收2000多萬票房—令香港的電影投資者欠缺投資意慾,大幅削減本地投資及製作,新晉的電影人,包括導演和演員,均缺乏磨練技術的機會,香港的電影從業員開始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十年前競爭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的一批,如劉青雲、張家輝、梁朝偉、鄭秀文等,在十年後的,仍然是由他們角逐獎項;導演情況更甚,30多年前新浪潮的許鞍華、徐克,至今仍未找到接班人。而且面對技術成熟的荷李活電影、復興的台灣電影、急速發展的韓國電影、以及擅長敘事並精於對白的英國電影業界的競爭,香港電影人過往受益「合拍片」模式,日後不僅難以獨享,更是面臨外憂內患。

「因此,我們要與時並進,無論大陸還是香港,電影的未來,我認為是技術和題材,若然我們在這兩方面有所發展,才能走向合拍片以至香港電影、華語電影的新階段,」香港導演杜琪峰如是說。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366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Bloomberg Businessweek(一年50期) (由於雜誌價格浮動頻繁, 訂購前請來電詢價,每週報價皆不同,本公司保有接單與否的權利,作業時間約6週) 0 4273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