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以生命空緩起舞 無垢林麗珍

文‧劉嫈楓 圖‧無垢舞蹈劇場提供/金成財攝    

導演陳芯宜拍攝的紀錄片《行者》,以10年時間,記錄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舞蹈創作生涯。「十年磨一劍」完美呈現了這部紀錄片的精神,也是片中主角林麗珍以時間淬鍊創作的寫照。

創團20年,僅推出的3部作品《醮》、《花神祭》與《觀》,不但創造出舞蹈美學的新境界,貫穿生/死、人/鬼、天/地/人的命題,更穿透國界,引起海外廣大迴響。

2015年5月無垢舞蹈劇場結束日本靜岡舞台藝術中心演出,看過數百場表演的靜岡舞台藝術中心國際策展人橫山義志直言,無垢的表演是第一次讓他落淚的舞蹈演出。無垢緩靜的穿透力,甚至暖化了性格剛毅冷冽的俄羅斯觀眾;在墨西哥巡演期間,本以為跟拍記錄的墨西哥攝影師個性熱情如火,會難以適應舞團緩慢節奏,沒想到在現場靜謐的氛圍下,他的腳步也變得輕緩,一同進入「靜定鬆沉緩勁」的無垢世界。


無垢舞蹈劇場成立20年所孕育出的3齣舞作《醮》、《花神祭》、《觀》,展現獨特的空緩美學。圖為無垢舞作《觀》的〈觸身有情〉篇章。
分享
「舞蹈讓我變得忘我!」

「我一跳起舞,感覺周邊的人都會安靜下來。」林麗珍坐在茶席前,一席亞麻白衫配上圓圓的眼鏡,身上散發的氣息總讓來者也跟著沉穩下來。比起現在,今年66歲的林麗珍形容年輕時的自己,個性又野又叛逆。

有記憶開始,舞蹈與繪畫就是林麗珍最喜歡的兩樣事情。別人眼中看來是天賦才華,她自己並不這麼認為。林麗珍說,「跳舞與塗鴉本來就是許多孩子喜歡做的事,只是比較幸運沒有遭到打壓、也沒有留下不好的記憶,於是一路愛上舞蹈。」

16歲那年,林麗珍偶然收到美國現代舞大師保羅‧泰勒的表演門票,觀賞後的興奮久久不去。「與其說是愛舞蹈,我更愛劇場形式。」林麗珍說。保羅‧泰勒的肢體動作看似簡單,但劇場的現場氛圍卻帶領林麗珍走向另個世界,讓青春叛逆的心靈,得到莫大慰藉。


分享隨後她進入中國文化學院舞蹈科(現為文化大學舞蹈系)求學,畢業後擔任長安女中(現為長安國中)舞蹈老師,大大發揮了舞蹈的熱情。包括長安女中階段編出的大型舞作《碧血黃花》、《乘風破浪》,以及個人創作《我是誰》、《不要忘記你的雨傘》,鮮明的風格與形式都在當時引起矚目。
1982年完成《我是誰》後,28歲的林麗珍因為孩子出生,決定暫停舞團、回歸家庭。經過10年的沉潛再復出,充滿大量民俗祭儀元素的作品《天祭》,已出現後來形塑無垢風格的空緩美學。

林麗珍表示,舞作風格絕非斷裂、有如神啟般的突然出現,是時間給了重新看待生命的餘裕,也是「年紀剛好到了,」她說,「三十多歲的年紀是生命關卡,開始檢驗過往、對生命有所疑惑」。

對當時的林麗珍而言,心中的問號是:「台灣本土的舞蹈該是什麼?」

林麗珍表示,西方芭蕾舞、現代舞是台灣舞蹈學習主流,技巧、動作雖不成問題,但挪移至台灣後,卻失去了在地的文化與淵源。「如果不知道動作從何而來、淵源出自何處,將失去生命、失去土根性。」

強調上半身動作、舞動時總是高高揚起頭的西方舞蹈,「是貴族的舞。」林麗珍說,這與她認為的台灣文化不同,「台灣文化是庶民式、是『頭要低低的』。」於是她捨棄年輕時有如插花剪枝般,只摘取每隻花朵最美麗、最精華的部分拼貼創作。現在的林麗珍,從每一分的音樂、服裝……,都要有如親手撒下種子,以時間耐心等待創作發芽。


分享10年的休息,林麗珍雖然暫停舞團,並未真正離開舞蹈。這段期間她和蘭陵劇坊合作,接下導演虞戡平電影《搭錯車》、柯一正《帶劍的小孩》的電影編舞工作。參與虞戡平《布農族樂舞篇》期間,大量接觸全台原住民部落的慶典儀式後,她才想起,漢民族也有屬於自己的慶典儀式。
林麗珍從小生長的基隆每年都會舉辦中元祭、放水燈,年年固定舉辦的儀式慶典,她從不曾在意,就像「路燈照不到腳(台語)」,直到遠離之後,林麗珍才恍然大悟原來儀式都在生活裡。

從個人創作的《白癡》、《愚夫愚婦》至無垢時代的《醮》、《花神祭》與《觀》天地人三部曲,都是她從生活中細心體察來的作品。

學生時代編出的首支舞作《白癡》,是林麗珍取材自家中附近一位小女孩的故事。

當時,十六、七歲的林麗珍時常跑去找這位小女孩玩,眼前的她總是傻呼呼的對林麗珍笑著。某天這位小女孩突然不知去向,後來當林麗珍聽聞她被家人鎖在家中、失去自由後,深深受到衝擊。「那刻,我才發現人有一種殘酷、實質的力量,在我們制式的習慣裡頭。」於是,她將對人性的觀察編進《白癡》的舞蹈裡。


衣裳上的細緻繡花、從身旁輕巧走過的貓咪……,生活中的細節都是林麗珍創作的豐富來源。(林格立攝)
分享2000年的《花神祭》,則是林麗珍有天想欣賞先生陳念舟種的茶花,因天色已晚,決定留待隔日再看。不料,花朵就此凋謝。花朵驟然的消逝、錯失的遺憾,彷彿呼應林麗珍當下的退隱處境,她不禁感傷。那份感覺雖未馬上化為創作,卻始終印在心頭,後來更成為創作《花神祭》的源頭。
幾部創作蘊含對人、土地與大自然的關照,也與林麗珍早年和丈夫住在新店日式老宿舍的經驗有關。不像現在住在都市公寓,遠離自然、土地,當時庭院種滿花草,「離土地很近」。這些生活裡微小的「不經意」,都成為林麗珍創作最重要的養分。「所有的創作都在生活,細細品嘗,很多事情就會自然形成。」她說。

「生命是一條河流」

1995年,無垢舞蹈劇場推出的《醮》說的是一位已逝女人在陰陽兩世牽掛、流連以至放下罣礙的故事。一場猶如道教儀式般莊嚴肅穆的舞作,說的也是林麗珍對創作、對生命的看法。

許多人曾問她何以用「醮」起名。林麗珍說,就像道教儀式的10年一醮。為了10年舉辦一回的醮,地方上總是全村動員,無私奉獻一切。自己也是用盡全力、毫無保留地投入其中。


「十年一醮」,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以作醮的無私奉獻精神,創作舞作。
分享彷彿是為了填補過去的10年,林麗珍對音樂、服飾、視覺的想法都在《醮》中一次俱足。一塊繫在舞者身上的紅布、拿著燈籠負責引路舞者的持燈手勢,林麗珍都不馬虎,「雙手平平握高舉燈,和手一高一低握住,氣勢就不同。」認真程度連商請上台的道士也驚呼:「唉呦,不是玩假的。」林麗珍表示,作醮是一種態度,「不光自己,人人心中都有一座醮,會不求回報、不藏私心,成就心中所願。」
《醮》演出後,從舞者、工作人員到林麗珍全都累垮了。林麗珍本以為這是生涯最後一部作品,時隔5年她又創作出另一齣以四季輪迴、生命無常的《花神祭》。有別於《醮》以中元普渡的儀式延伸構想,《花神祭》以〈春芽〉、〈夏影〉、〈秋折〉、〈冬枯〉4個篇章詮釋大自然四時變幻和萬物的消長運行。

不論《醮》、《花神祭》,或是2009年昇華層次,以老鷹的命運之歌探問天地生滅的作品《觀》,都有著共同的命題─「生命是一條河流。」

2006年《醮》二度公演前,林麗珍特地要求年輕的舞者跟著苗栗白沙屯媽祖出巡行腳8天。起駕、出巡路線都得靠著擲筊決定的白沙屯媽祖進香行程,途中在岔路前左右搖擺、一旦確定方向就義無反顧地全力奔出,和林麗珍認為的人的生命狀態相互呼應,「沒有固定路線,轉了不曉得將前往哪去……,這不就是生命的過程嗎?」

20年來只創作3部作品的無垢,在步調快速的現代社會顯得彌足珍貴。如此的「空、緩」,既是無垢舞蹈的表演精髓,也是林麗珍看待世界的人生觀。「人、生命和土地的情感,都在快速中湮滅。只有在慢中,才懂得傾聽,唯有在安靜中才能自我調整。」她說。


醞釀9年完成的天地人三部曲最終章《觀》,以鷹族的命運之歌,探問天地生滅。
分享2009年天地人三部曲最終章《觀》推出後,國內外不少評論皆認為林麗珍達到了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就連她本人也認為《觀》的服裝設計、舞蹈肢體的形式已是最棒的呈現,短期間內難再超越。但就像《醮》與《花神祭》推出時,也曾喊著可能是最後一部作品,但之後林麗珍又萌發了靈感與創意。「創作不是用說的,是時間、空間和感受的總合。」
對「需要真正生活」的林麗珍來說,言語說的再多,都不如觸動心裡的直接感受。她笑說,「不要跟我說舞蹈如何,就跳吧!舞蹈、劇場就是直接,衝撞過後就有感覺。」

今年9月,睽違許久的《花神祭》將再次在國家戲劇院搬演,國內觀眾將有機會再次親睹被喻為「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的林麗珍以時間、生命醞釀的傑出之作,透過舞作感受花開花落之間,四季更迭的生命力量。        l


《花神祭》以〈春芽〉、〈夏影〉、〈秋折〉、〈冬枯〉4個篇章詮釋大自然四時變換和萬物的消長。(林格立攝)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917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光華一年12期 0 1500  
光華一年12期續訂 0 12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