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產業轉旺 多頭終將拿回發球權
國際油價大跌,八月底紐約原油期貨每桶價格還在一一五美元至一二○美元之間盤整,雖有颶風肆虐墨西哥灣產油區,但是,由於美元走強,油價已下跌到一一一美元一桶,北海布倫特原油更跌到一○九美元一桶的新價位,由原油大幅回檔影響到黃金,每盎斯已跌到八一七美元,很快要測試八百美元大關,銅、鋁、鉛、鋅等非鐵金屬價格也狂奔回檔,一時之間,由美國房地產不景氣所引發的全球原物料價格大跌,蔚然成風,也使得台股受到無情的擠壓,加權股價指數在九月一日大跌二三三點,九月二日又續跌一一三點,以六六九九.八二點收市,成交金額九二一億元。
外銷電子 逢旺季效應
台股的量能在前一周呈現急速萎縮,單日曾於八月二十六日出現六○七億元的新低量,比八月四日的六一九億元還要少,新低量之後常伴隨著新低價,週二盤中最低曾來到六六七五.○九點,正好下跌一三八點,比起自五二○以來所創下的六七○八點的前低,正好有效跌破,形成技術線型的新低價的第二隻腳,構築出一個七千點至六千六百點左右的大擴底,雖然,市場上看空台股,認為景氣燈號出現藍燈(七月),股市指數必會見到六千點,但因為,新台幣在短短半個月,已由三○.三元的價位,大跌到三一.七五元兌一美元,誠如本刊早在幾周前就預測三一.八元至三二元很快看到,外銷電子產業受惠於新台幣的快速回貶,就可以提高外銷接單量,也能降低今年上半年的匯兌損失,預估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會在三二元兌一美元暫時擋住外資匯出的壓力,把握住年底接單外銷的旺季,外銷電子產業有如虎添翼,產生旺季更旺的效應,出現營收增加、營利更大幅提高的好循環。
例如,這兩天股市裡領頭下跌的鴻海家族,上半年受制於匯率因素,營收穫利表現不如人意,鴻海由一七○元上下,週二已下跌到一三九.五元,收盤一四一元,下跌八元;廣豐由五九元下跌到週二盤中跌停板五○.三元,收盤五○.八元,下跌三.二元;建漢由五三元下挫至週二盤中跌停板四○.一元,收盤四○.五元,下跌二.六元;股市投資人看到財報表現不如預期,把股票殺掉,事實上,那是三、四、五月的事情,如今,匯損侵蝕獲利的情況已一八○度扭轉過來,要衝回的匯損金額已超過一.五元之多,何況,新台幣仍有續貶的壓力,預估到今年底,油價回落到八○美元一桶,新台幣會回落到三三元兌一美元的水準,外銷電子產業今年下半年約有一○%匯兌收益,使得呈現毛利只有五%左右的電子外銷廠商可以過一個比較豐盛的年。因此,像鴻海集團個股、宏碁、廣達、仁寶等NB大廠,華寶、宏達電、大立光等大型外銷電子廠商,甚至友達、奇美電、彩晶、華映等以外銷面板給韓國LG、三星、日本富士、新力、中國聯想、海爾等集團的面板大廠,都可以倒吃甘蔗,一季比一季強,獲利也可以大幅躍進,不再是那麼可憐。就連大虧的半導體廠商,包括力晶、南科、華亞科、茂德都可以因為匯率回貶而受益,由虧上百億元降到只虧數十億元。
匯率回貶 廠商兩樣情
新台幣大貶,受益的電子廠商固然都會笑呵呵,受害的廠商也大有人在,中鋼進口煤炭、鐵礦砂成本大增,壓縮獲利;台塑石化週二股價跌到七五.四元,台塑跌到六○.九元,南亞跌到四八.三五元,台化跌到五三.八元,他們今年的獲利都會因為進口原油更貴了,成本提升,轉嫁更不容易而導致營收、獲利縮水,股價也都還有下降空間,而進口橡膠的輪胎業者也有進口成本大增的困擾,如果輪胎價格調高順利,還可以轉嫁出去,否則也要大幅壓縮獲利,另外,食品業者進口黃豆、玉米、小麥的成本也都會提高一○%至一五%之間,都會影響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的獲利表現。投資人在探悉匯價波動對股票價值的影響,一定要採取行動,趨吉避凶,把資金作合理的調動,短期之間,新台幣回貶過程,外資為減少匯損,必然不停歇的賣股,等到匯價穩定,就會把有大幅匯兌收益的股票買回來,把會有大幅匯兌虧損的股票賣出去,形成汰弱換強的操作綱領。
未脫大盤整階段
由於證券主管部門,在今年十月要開放中國的QDII進軍台灣股市,預估外資在八、九月的大賣超行動之後,必然要回頭搶回擁有匯兌收益利多的台灣電子股,中國的QDII在核准進場之前,外資買盤一定就會卡位完畢,所以,這幾天外資狂殺、狂砍,只是要避免匯兌損失的情緒性反應,等新台幣在三二元價位暫時煞住車之後,買盤必然相繼歸隊,這也吻合本刊一直所提出的五、六、七月大跌,八、九、十月大盤整,十一月以後蓄勢上攻,七月的景氣藍燈,使得行政部門更加積極推動開放陸資事宜,短線之間的壓縮見底,正好是空手的投資人逢低擇優入場的時機。
郭台銘的鴻海,每年報稅季都會有一批股票釋出,在一四○元附近等待九月十六日的除權一.五元,除息三元,爾後在一三○至一二○元之間找到底部,伴隨下半年產業景氣轉旺,匯兌收益增加,股價將再挺揚而上,電子股的大軍正在等待鴻海的號角吹響,如今正是所謂枕戈待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