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熱臉貼中國冷屁股 自食惡果
每年九月是台灣對聯合國叩門入會的熱季,政府民間都會努力為此做些事。去年陳水扁民進黨政府卯盡全力,改以「台灣」為國名申請加入聯合國,而不是以「中華民國」的國名申請重返聯合國。同時,民間團體及個人從台灣或美國僑居地趕到紐約聯合國大會,宣示要求台灣加入聯大之人數也達到歷年最高。雖然仍因中國用盡卑劣手段杯葛阻擋,聯合國又仍充滿國際社會弱肉強食的氛圍,以致台灣無法有較大進展,但是一個擁有二千三百萬人口,實際上主權獨立已超過六十年的台灣,竟然仍被聯合國本身,違背聯合國憲章之「會員普及原則」,排拒在外的事實,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國的理解、關切和思考,其意義自是非凡。在台灣目前各種不同的民調都普遍顯示,有百分之八十左右民意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大環境下;按理,馬英九國民黨政府就應該遵循民意,延續舊政府的外交政策,繼續為台灣加入聯合國而努力奮鬥。
馬政府對中國一廂情願
不料,令人怨嘆痛心的,馬英九政府竟然在今年八月十五日,委託我十六個友邦提出議案,名叫「審查中華民國(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的基本權利」,要求聯合國大會將此議案列入聯大臨時議程。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馬政府喪權辱國、踐踏國家主權做法,而且會使台灣主權變質喪失,浸假且淪陷為中國的附屬國,甚至很快會被中國侵略併吞。
很荒謬的,馬政府的外交部長歐鴻鍊卻顛倒是非,硬拗這種對聯合國的外交營為,比陳水扁政府做法要溫和務實得多,並強調「絕對可以讓大陸感受到我們的善意。」更令人寢食難安的是他的老闆馬英九,竟然癡人夢囈地談中國對此做法必然會有善意回應,而說:「如果大陸不『休兵』,很快就看得出來,我們馬上就恢復『交兵』,……有些人覺得我們做法是『一廂情願』,當然不是,我們是『兩廂情願』。」這種像極了口含奶嘴的嬰兒在對大流氓威嚇的情景,令人發愣、啼笑皆非;難不成馬氏幼稚到相信兩岸外交,能夠真正「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縱使不談過去幾次「國共和談」使國民黨崩蝕慘敗,或談近年來北京對圖博(西藏)、維吾爾(新疆)及內蒙的交手;單就看馬政府成立後,在聯合國、在北京奧運、在兩岸直航、在開放觀光、在規劃兩岸共同市場各方面,這十六個「美麗的真言咒語」何時存在、實現過?這些情景使我們有理由推論:如果不是馬英九IQ零蛋、知識貧乏;要不,就是他跳脫不出深存心底「終極統一」、「反獨漸統」的黑繭了。
中國反賞台灣一個大耳光
惟令人難過的,是果不其然地在此提案三天後的八月十八日,中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王光亞就發出中國致聯合國信函,公開迅速反對台灣前此提案,態度強硬而激烈,他認為這一提案是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並引證一九九三年以來歷屆聯大總務委員會及聯大全會,均拒絕台灣「加入」或以「觀察員」身份參加的事實,來證明「台灣地區」沒有資格「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最後還宣明今年三月以來,兩岸關係出現改善及發展良好情勢,應繼續加強兩岸交流合作;並期待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這種情事的發展,很顯然的,是馬英九國民黨政府為推展「反獨漸統」、「終極統一」的兩岸政策,矮化自己、討好北京,以熱臉去貼中國冷屁股,卻反被中國打一記大耳光。
然而,遺憾的是,馬政府外交部,面對中國的這種蠻橫態度,竟然低調回應不敢批評反擊,只由其發言人陳銘政表示,大陸的反應在推動本案之前雖早已預料,但也可解讀到中國反應中仍有善意存在,可見擺在眼前的事實,北京對台灣並未「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稍早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在非正式場合表明,可以商談台灣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活動空間,與馬政府外交部長歐鴻鍊所提起的,兩岸在外交休兵上有一定的默契;都是癡人夢囈、甜言蜜語,都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馬英九上任後自我矮化外交休兵,一直向中傾斜,卻只倚賴北京飄忽不定的善意,將台灣經營國際外交空間的國家主權,交由中國主控;一俟北京一再封殺台灣國際外交而不「休兵」時,馬氏卻又無能、也不敢回復兩岸「交兵」;其蹂躪台灣國格、莫此為甚。八月三十日在沒有政黨動員,只由民間社團呼籲下,就有數十萬群眾聚集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向馬英九國民黨政府嗆聲要求維護台灣主權,正是對馬政府兩岸外交崩盤,做出嚴重的警告和反應。
台灣主體意識漸被侵蝕
事實上,不論是台灣國家內部,抑或是美、日、歐盟等民主自由國家,都能預見在今年三月,若台灣發生政權輪替而由國民黨執政,由於國民黨主流核心政治人物的「反獨漸統」、「終極統一」立場,台灣多年來努力建基的台灣主體意識及國家主權礎砫,可能逐漸被摧毀消蝕。不料,馬英九國民黨政府一上台,就全面推翻蔣介石、蔣經國之兩岸「漢賊不兩立」、「不接觸、不談判」等長年基本國策立場,急速向中國傾斜;其去台灣、親中國的態度和營為之變化快速,已引起認同台灣的民眾,和美、日、歐盟等自由民主各國的不安和關心。特別是關切亞太西岸國際政治平衡安定的國家,對中國汲汲於借助軍事、財經、民族、政治諸力,侵略併吞台灣,更是惶惶不安。今年六月美國國務卿萊斯表示:美國雖鼓勵中、台兩岸良好關係,也要提醒美、台仍要有良好關係;尤其對馬政府先向中國宣告外交休兵,暫緩主動拓展國際空間,遲滯採購必要之防衛性武器,外交事務尋求北京的善意反應,開放三通直航,籌建兩岸共同市場等,有利於中國拓展霸權做法,表示不符美國國家利益與觀點,逼使美國必須展開必要的因應。
台海情勢轉變 影響美日利益
特別是在最近,馬政府一方面,透過三通直航、中國人民幣匯兌、大陸投資設限、大陸觀光客來台、陸資來台投資各方面向中國開放。同時,另一方面,透過國共兩黨平台,海基海協兩會管道,在協商如何反對台獨,尋求中、台的和平統一,以及台灣的國際參與。這種台海情勢的快速及大幅度轉變;相當影響美、日等國在亞太地區之勢力與利益。據媒體報導,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在八月與台灣官方接觸時,除詢問馬政府有關與北京協商台灣國際活動之想法外,同時也向我傳達美國政府對兩岸關係之「二不」的立場。其一是不能暗示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其二是台灣國際活動不能由北京來做最終決定。稽其用意無非是在要求,馬氏在修正與北京的關係同時,最重要的是要能「維持台海現狀」,美仍要在台海關係上扮演穩定者角色,不願被置之度外,以免損及美國在台灣地區之利益。實際上,在亞太地區美日安保體制上,美日都有台灣的獨立與和平是其主要關鍵之共識。馬政府若不用心經營兩岸外交,及維持亞太地區美、日、韓、俄、越、中之國際政治力學之平衡安定,是會引來非常嚴重的危機與後果,這是顯而易見的。
台灣一面倒 得不到善意回應
如今,馬英九兩岸外交之去台灣化、去主權化,只盲目地向中國一邊倒,期待中台的終極統一,這些兩岸政策不但得不到中國的善意回應、外交休兵;而且對台灣外交的打壓封殺、對台灣內部的滲透統戰,一樣慘烈絕不手軟。同時已受到台灣多數人民嗆聲反對。此外,對台灣無侵略併吞野心的自由民主國家美、日等,也厭惡馬政府之前此兩岸外交做法;形成四面楚歌、交相詬病。馬英九是該拿出勇氣跳脫心中「反獨漸統」、「終極統一」的黑繭,走出當前兩岸外交崩盤的困局,改弦更轍、重新規劃未來策略,庶免禍國殃民、遺臭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