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邁向智慧家庭 HomeKit可望成為明日之星?

作者: 姚嘉洋    

去年蘋果所舉辦的WWDC(Worldwide evelopers Conference) 2014,蘋果高階主管終於對智慧家庭有了較為明確的表態,隨著主要產品的作業系統發布之後,蘋果軟體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緊接著提出了「HomeKit」概念,試圖用旗下的智慧型手機與智慧電視,與其他智慧家庭所需要的終端裝置加以連結,以真正實現家庭自動化控制甚至是智慧家庭的理想。而到了WWDC 2015,蘋果對於HomeKit的應用有更多具體功能上的描述,像是燈光照明、溫度調控、保全系統、智慧鎖與一氧化碳控制器等。

當然,有鑑於蘋果十分擅長於旗下不同裝置的資料與訊息同步,前些時候十分暴紅的「Siri」也加入語音控制的功能,讓使用者在下達明確的口語指令後,對應裝置可以完成指令內容,以達到「有效聲控」的目標。而對於使用情境而言,撇開易用性的問題與否,聲控確實是人機介面中,討論熱度頗高的一環,蘋果的作法,的確讓人有不少的想像空間。


圖1 : 相較於WWDC 2014,HomeKit在WWDC 2015已有相當完整的資訊揭露。(Source:蘋果官方網站)
分享
眾所皆知,智慧家庭並不是一個新的名詞,從過去的家庭自動化開始,一路到智慧家庭,所期待的,是更為便利的居家生活,甚至可以提供更多的使用決策資訊,以讓使用者做出更有利自己的使用決策。隨著過去如英特爾或是微軟積極布局此一市場,轉換成各大物聯網陣營打造自有生態系統,以群聚力量來謀取市場機會,從先前的高通所成立的AllJoyn,到去年由英特爾所成立的OIC聯盟,緊接著還有Google併購NEST而出現的Thread,以及蘋果開始布局的HomeKit,這些陣營,都有一個目標:就是鎖定智慧家庭應用。

MFi認證 蘋果軟中帶硬

HomeKit本身並不是作業系統,它反倒是一套為系統整合、OEM、ODM以及應用程式開發業者等所打造的軟體開發工具,所著眼的就是希望解決智慧家庭各個連網裝置無法有效「無縫連結」的問題,所以也必須要有對應的生態系統,像是晶片供應商或是系統整合業者一起參與,才有可能透過擴大生態系統的作法,來搶食智慧家庭龐大商機。就目前公開的訊息來看,第一波的晶片供應商已有德州儀器(TI)、博通(Broadcom)與邁威爾(Marvell)等三家,而日前國內無線通訊晶片大廠,瑞昱半導體也宣布成為HomeKit的主要晶片供應商的一員。

在過去,蘋果對於自有生態系統的態度,一向是採取較為封閉且握有較高的自主權,所以一些連網設備如藍牙喇叭或是週邊電子裝置過去要與iPhone或是Mac電腦進行連動,若可以取得蘋果的認證,就可以獲得較高的市場認同,這個認證機制MFi(Made for iPhone)同樣為產業界所熟知,在取得認證標章後,消費者就能與蘋果的各大主要裝置進行整合。而在去年六月進入了HomeKit時期,蘋果主要的半導體供應商所採用無線技術為Wi-Fi或是藍牙為主,但並未涵蓋ZigBee、Z-Wave與PLC(電力線網路)。

不過,就認證機制上,為了能讓裝置之間的運作能更加順利,一位不願具名的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蘋果會提供系統整合業者專用的MFi的特殊MCU,此一晶片會與其他半導體供應商一同開發,再供貨給蘋果。相關的函式庫則由蘋果開發,再將軟硬體整合好之後,一次交給系統整合業者。此一作法不僅出現在HomeKit平台,像是AirPlay與HealthKit等,都是一樣的作法。

但是這類技術過去早就在家庭自動化市場深耕已久,在實務上,許多既有的家庭環境也早有類似的產品設備在運作,且沒有取得蘋果的認證,這當然也包含了既有的Wi-Fi或是藍牙家庭裝置。但先前蘋果也曾經公開宣稱,對於這類技術或是相關陣營,也會採取開放的心態加以支援與兼容,換言之,面對現有的家庭市場,如何兼容既有的非蘋陣營的各類裝置,蘋果似乎也有對應的策略。

在現有的HomeKit陣營中,就有業者提供類似如轉接器或閘道器等產品,透過這類的產品,使用者仍然可以用iPhone或是Apple TV針對未取得MFi認證的家電產品進行控制,可以想見,蘋果雖然自豪於封閉的自有生態系統,但也的確看到了HomeKit願意擁抱非蘋陣營,這種軟性態度在過去蘋果的市場策略上是相當少見的。而市場上也有一說,雖然Nest早被Google收購,但Goggle願意讓Nest獨立運作的情況下,再加上HomeKit本身就僅是平台概念而已,蘋果本身並不打算生產智慧燈泡或是閘道器之類的產品,所以Nest亦有機會取得HomeKit的認證,所以,蘋果在智慧家庭市場的態度軟化,有別於旗下的作業系統或是智慧型手機那般的堅持,為的就是能夠打造智慧家庭的生態系統,這也就不難想像了。


圖2 : 儘管Google與蘋果在許多應用市場是處於敵對關係,但獨立運作的NEST,若能取得MFi的授權,同樣會是屬於HomeKit生態系統的一員。(Source:Nest)
分享
資料安全議題 拖垮HomeKit生態發展?

不過,物聯網近年來諸多重要的議題之一,就是資料安全性的問題,始終被許多大廠們所重視,從處理器IP大廠ARM推出TrustZone到蘋果推出指紋辨識,廣泛來看,這都是考量個人資料與權限等課題,所採取的作法。同樣的,在HomeKit平台裡,蘋果當然也思考到了這點,推出了金鑰達到3072位元,同時還要符合安全標準Curve25519(此用於數位簽章和交換加密金鑰)的標準。但產業界卻傳出不滿聲浪。就系統設計的角度來看,蘋果所提供的安全防護機制即便能在Wi-Fi機制下運作,但來到了藍牙低功耗技術,就會有訊號傳輸延遲現象過於嚴重或是提升整體系統功耗問題產生。所以截至目前為止,HomeKit發表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將產品量產並正在市場銷售的,僅有五項產品。不過,此一問題似乎暫時也有解答,身為HomeKit陣營之一的Elgato找到了解決方法,並打算將該作法向市場銷售,作為另一項收入來源。


圖3 : Elgato是目前推出通過HomeKit認證,並推出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五家業者之一,針對BLE能力不足以安全認證的問題,該公司也推出開發板來滿足系統業者在這方面的設計需求。(Source:Elgato官方網站)
分享
然而,安全性問題所衍生的後續麻煩不小,像是個人資料遭竊、資料遭到惡意修改,以致於後台資料分析有誤,亦或是駭客入侵系統進行系統惡意控制等,這都是必須嚴肅看待的議題,換言之,蘋果會有如此作法,也並非惡意刁難系統開發業者,但資料安全性與系統開發難易之間的取捨,要如何拿捏,才能取得蘋果與開發商之間的共識,短時間似乎並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據了解,目前一線的半導體供應商都在致力於將HomeKit硬體解決方案的效能表現最佳化,就有業界人士指出,採用TI目前所提供的Wi-Fi方案,僅需三秒鐘就能完成HomeKit裝置之間的身份確認。

HomeKit能否成功 產業看法兩極

然而,外界對於蘋果所推出的HomeKit平台,形成兩派不同的思維,一派認為HomeKit這一年多來的表現,僅能用「雷聲大雨點小」來形容蘋果的表現,理由在於蘋果某種程度上的自傲,讓硬體開發商與程式開發業者在產品開發上,有相當高度的進入門檻,像是蘋果忽略了HomeKit平台所必須重視的系統效能與安全機制的問題,就是相當明顯的例子。

另一派的看法則較為樂觀,諸多電子大廠,如三星、海爾與小米都在致力打造自有的智慧家庭產品線,這類業者本身會提供軟硬體整合的終端產品給消費者,但蘋果的作法就顯然具備相當高的親和力,蘋果本身並不會生產冰箱、微波爐或是照明燈具,換言之,這類家具產品業者與蘋果之間就有相當大的合作空間,蘋果的作法就是要花時間來營造它所擁有的生態系統。而在WWDC 2015之前的CES 2015,就已經能見到許多取得HomeKit認證的產品,只是不清楚未來的上市時間而已。再者,蘋果本身在應用程式市場的分潤策略一向相當受到程式開發商的歡迎,這種方式移植到HomeKit陣營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事,長期來看對於許多新創公司或是Maker(自造者)等,都是相對有利的情形。


圖4 : 不僅iPhone與Apple TV,HomeKit也能與Apple Watch的作業系統相容,憑藉既有的完整生態系統,蘋果極有機會在智慧家庭市場打下一片天。
分享
蘋果對於自有的生態系統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有點封閉獨裁的味道,

但這卻也為這間公司帶來相當豐厚的利潤收入。

而在智慧家庭,面對標準林立與複雜的實際環境,

蘋果選擇身段放軟,用平台思維廣邀各大業者一同參與。

結論

蘋果推出HomeKit平台,的確是想將影響力擴大到更多市場機會的智慧家庭,就目前來看,由於市場意見分歧,市場上的產品種類又極為稀少,短時間內極難判斷蘋果的HomeKit平台在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能產生何種實質的影響,然而,憑藉蘋果在智慧型手機的巨大成功,再加上蘋果本身又具備相當完整的生態系統,與一線晶片大廠的奧援,長期來看,HomeKit有機會在智慧家庭市場成為一股新興勢力,屆時智慧家庭市場會如何演變,未來還得瞧。

刊頭圖片(Source:蘋果官方網站)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0720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CTimes零組件ㄧ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0 1620  
CTimes零組件ㄧ年12期 0 18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