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著高溫的北京夏天,從下午四點半就在鳥巢外的安檢廣場等候進場,鵠候一個小時後,在照相存底、全身電子掃瞄,確知安全無虞,才進入風聞已久的鳥巢體育館,參加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典禮。
選擇在2008年8月8日下午8時舉辦這百年期盼的世界盛事,對中國改革開放來說,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從「新北京、新奧運」的申奧開始,足足花了十年的時間從計畫到執行,就在這一刻呈現給全世界的人。
我坐在四樓的包廂看臺,可以俯視全場,鳥巢的壯觀與雄偉,自不在話下,這座本來計畫耗資人民幣38.9億元,後來取消了可開啟屋頂的設計及改變結構,也耗費了22.7億人民幣的建築,不但讓人驚豔,也象徵了另一種特殊的意義。
回憶百餘年前,就在1900年,八國聯軍糾合了五萬餘軍隊攻佔了北京城,在一陣搶奪屠殺,燒燬了圓明園、破壞了多處古蹟,讓滿清政府簽下了辛丑不平等條約,歷經108年後的今天,卻有將近十萬人,坐在這座幾乎是由八國聯軍式的建築設計團隊,所設計出來的鳥巢!
標新立異式的建築規劃,在奧運村內還有游泳池的水立方,北京城內外還有珍珠的歌劇院,央視的鳥腳大樓,世界最大的首都機場等,確實收到了視覺的衝擊效果。頃刻之間,古老的中國建築像紫禁城、頤和園、天壇等的紅色城牆、畫龍雕鳳的裝飾都為之失色,就如同紫禁城內的星巴克(Starbucks)、上海豫園內的麥當勞(McDonald’s)搶走了觀光客的目光一樣。
假如說建築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外表,北京城已經不再是中國文化的表徵了,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結果,這些新建築好像把中國的面貌徹底的改變了,就像脫下了長袍馬掛,換穿時尚新衣;捨棄了燒餅油條,改吃麵包與穀片;打掉了故宮,改建摩天大樓一樣,是進步還是退步,是創新還是搞怪?
在我與客戶接洽、商談顧問輔導案,或是人才培訓的時候,常常聽到客戶的CEO所提出的要求:「我們希望最先進、最新穎、最突出的管理技巧與方法,總而言之,就像鳥巢一樣,你不必擔心沙塵暴、空氣污染、環境的融合、文化的協調,只要給人一種視覺上的衝擊就OK了!」
我們認為,標榜新北京的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在開幕典禮上都表達出來了。奧運期間的北京污染防治,車輛管制,停業、停班、停課等治標措施產生了一定的效果,而開幕儀式中所精心規劃的中國造紙、文房四寶、落墨著色、裝裱成軸,及孔子弟子三千所構成的「和」字,2008位擊缶手的表演和其他緊湊的節目,在在顯現中國的國力,彰顯大國崛起的氣勢。
奧運會圓滿、安全地閉幕了,但是鳥巢效應仍在發酵中,新文化的衝擊,將延續一段很長的時間,那麼,中國將會從此脫胎換骨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