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先生,將台灣與中國定位成「非國與國的特殊關係」的今天,居住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馬先生語)」的二千三百萬人,無疑已面臨何去何從的嚴肅課題。
莎士比亞在Hamlet一劇中透過主角道出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guestion,已然所有台灣人不得不作答表態的一道問題--「人口販子」馬先生已準備把台灣送入中國的虎口,台灣人將如何抉擇?
台灣,雖然仍有許多改革與進步的空間,但是,比起中國來,卻又強太多了--嗆扁的紅衫軍,可以安然無事地在凱達格蘭大道廣場興風作浪;嗆馬的台灣鄉親,可以熱情洋溢地在凱達格蘭大道廣場搖旗吶喊。反觀中國的天安門,卻在眾目睽睽下,容許坦克車朝赤手空拳的抗議者身上一輾而過。光憑這一點,打算把台灣和中國送作堆的餿主意,已足夠教人不寒而慄了吧?
台灣,不是台灣人的台灣,這是台灣人的悲哀,卻不應該是台灣人的宿命。今天,大家要思考的是:如果當台灣人要付出代價,難道當中國人付出的代價就比較小嗎?退一步說,如果只許你/妳在台灣人之外做選擇,你/妳會優先選擇當中國人、美國人還是日本人?原因何在?
別再給台灣人戴什麼「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或「我們都是中國人」的大帽子了。要民主、沒民主,要人權、沒人權,要言論自由、沒言論自由,要大選、沒大選,這樣的中國,對敢於指責「馬區長」「笨蛋」的台灣人,何吸引力之有?何賣點之有?
更何況,一九四五年的殷鑑不遠:文明先進的台灣,投入文明落後的中華民國的懷抱,結果無可避免地發生「二二八」。現在,文明先進的台灣,如果投入文明落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懷抱,難道要追求的,是「二二八」悲劇的再一次重演嗎?
嗚呼,連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要絕望地喊出「來生不做中國人」的心聲了,一直有幸遠離共產中國魔掌的台灣人,你/妳今生準備好選擇做中國人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