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讀者10問 楊玉欣

文.採訪/黃瀚瑩    

童年生活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我來自一個貧窮的家庭,父母鎮日為生活忙碌。他們的願望很小,只是想著「明天有沒有飯吃」、「能不能把三個小孩餵飽」?由於沒錢念幼稚園,我們從小就要做很多家事,也要照顧弟弟。當時父母做完生意回家,給我們最大的犒賞就是兩顆酸梅,卻讓我們每天都引頸期待。從小看著父母胼手胝足,為家庭打拚,讓我們從小就懂得體諒、感恩父母,懂得努力的重要;雖然經濟不寬裕,但在知足、平安中,一點小事也能讓我們感到很幸福。因為童年曾經歷匱乏,我在生病後雖曾感到害怕,但不輕易絕望,仍能保持信心。





母親雖然沒受過什麼教育,但她是個非常寬容、慈悲的人。她常帶著需要幫助的孩子回家長住,要求我們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分享,告訴我們「只要少吃半碗飯,就可以幫助別人」。母親也常接待附近的老人,或開車載送他們。爸爸雖有很大的現實壓力,但總是默默地支持母親。這帶給我最重要的影響,是讓我知道:即使在最匱乏、貧窮的時候,我們依舊可以付出,可以愛別人。





你如何面對疾病的考驗?過程中是否讓你獲得成長體悟?



「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會隨著年紀增長不斷惡化,逐漸剝奪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以前我可以自己洗頭、更衣,但現在都沒辦法,連睡覺都無法靠自己的力量翻身,許多事都需要旁人幫忙,而肉體的無能也會影響到心理。不過一路走來,我深刻體會到一句話:「所謂的成熟,就是有彈性地適應變化。」





由於父母的隱性基因缺陷,家中三個孩子陸續發病,父母一直感到自責,也對家中經濟條件不能提供我們更好的生活耿耿於懷。我認為孩子對父母也有責任,生病後,我一直在想,我能如何安慰父母?後來我想到,獨立生活就是安慰父母的前提,讓他們不會覺得孩子完全沒有希望。





大家都認為我是個樂觀的人,但樂觀其實是來自理性。我理性地檢視所有問題,最後發現一切問題都只有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樂觀」。人生有很多契機,能幫助人成長、成熟,讓生命躍進,有時這樣的契機是「困難」。若能積極看待,所有的困難都會成為祝福,成為生命的禮物,所有阻力都會成為助力。





你在什麼機緣下踏入新聞界?從事新聞工作最大的目標為何?



從前我在圓神集團旗下的唱片公司擔任企畫,董事長簡志忠先生奉獻給佛光山,決定發行佛教音樂。恰好佛光衛視要開播新聞,簡志忠先生便推薦我去當主播,他鼓勵我,投入新聞界能讓我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與發展。我從擔任主播開始,到後來有機會製作專題報導,參與節目製作,所以我一直很感激簡志忠先生。





從生病開始,我便決定一定要投身社會工作。因為我是身心障礙者,最能了解飽受病痛折磨的弱勢者有口難言,他們的家屬也因為心力交瘁,往往沒有力氣為自己做些什麼。但是我至少可以說話,怎麼能不替他們發聲?我知道媒體的影響力很大,因此我總是結合新聞、關懷弱勢這兩個領域,希望大家多了解罕見病友。





你曾說要「以生命服務生命」,請進一步與讀者分享這句話的意涵。



「服務」分為許多層次,但我認為「以生命服務生命」是最美的。它源自生命的觸動,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它讓你願意犧牲休息、玩樂的時間,讓你總是針對某個議題深思熟慮,同時你心無所求,知道這絕非金錢、名譽可以衡量的。





其實每個生命都會被觸動,每個人都有良心。例如你看到身心障礙的朋友在賣口香糖,內心不免感受到一陣顫動,但如果沒有行動,那就是置身事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行合一」,忠實生命的呼召,把握那被觸動感覺去做一點事,而這些事可以產生改變,讓生命與生命之間產生交流。每個人都有機會「以生命服務生命」,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的生命會進化,生命的品質會變得更純粹,而這也是我心中真正的美善。





你認為罕見疾病的朋友最需要的是什麼?社會大眾可以給與什麼樣的幫助?



其實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最簡單的就是為罕見疾病的朋友祈禱。再者若有餘力,可以付出金錢,讓相關組織做最妥善的運用。第三種層次就是去擔任志工,奉獻時間和專長,親自去陪伴罕見疾病的朋友,與他們交流,這才是真正的體驗。例如基金會日前頒發獎學金給罕見疾病兒童,一次看到兩、三百個坐在輪椅上的孩子,你一定會感到震撼,看到他們的奮鬥,生命自然會告訴你「我該做些什麼」,你可能會提出改善方案,積極地參與行動,你也會知道不應該消極、隨便地過生活,開始感恩自己的健康幸福。





你於日前步上紅毯,請談談婚姻帶給你的收穫。



我本來覺得不需要結婚與家庭,但被我先生說服了。我們有共同的天主教信仰,共同的人生理想,種種原因讓我們能走在一起。我先生曾為「愛」下了定義,他說:「真正的愛,就是背負所愛。」我的問題就是他的問題,他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而婚姻帶給我豐富、美好的經驗實在太多了,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





近年你積極投入生命教育領域,你理想中的生命教育是什麼模樣?



生命教育其實是很複雜的議題,不僅是「自殺防制」這麼簡單。怎麼可以等一個人痛苦到想死,已經罹患憂鬱症,再來進行生命教育呢?





完整的生命教育,應討論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為什麼活著」?這是生命的價值核心,必須跨越宗教學、人生學、生死學才能答覆。第二個問題是「我該怎麼活著」?這是倫理的問題,是你對是非善惡的抉擇。第三個問題是「我的身心靈是否統整了」?我們現代人時常「想一種、感覺一種、做一種」,人格上是很分裂的,如此便容易產生矛盾。





我認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一環,是讓每個人面對生命的時候,能找出一種人生觀,這種人生觀能讓我們度過每次低潮與困頓,幫助我們活得更健康、清明。這樣的人生觀也許人人有別,但有幾項很接近的原則,例如慈悲、智慧、愛。





你曾參加選舉,為何會想步入政壇?對選舉失利有何看法?



當時我也曾猶豫是否參選,我問自己:「我該害怕,還是該為了正義,當仁不讓?」最後我選擇鼓起勇氣,把選舉當成服務、改革制度的機會。起初我就知道選上的機率很低,但如果不投入,豈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人生中的許多事,不是因為你有把握成功才做,而是因為你知道這件事有價值。只要曾積極嘗試,失敗了也沒關係,因為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服務的場域,只是服務方式不同罷了。





你對未來有什麼期許?



我跟好友媒體人范可欽正在籌措民間資源,希望製作以「關懷弱勢」為主題的節目,找藝人、公眾人物進行深刻的體驗,以不生澀的電視語言傳達我們關心的議題。





有別於多數節目,我們不以悲情為訴求,而是闡述出這些人的光明面。為什麼他們沒有選擇死亡,而選擇痛苦地活著?他們如何二十四小時面對疾病的挑戰、克服內心的掙扎?我覺得這種內在的奮鬥,是最重要的社會資產。我很幸運可以讓社會看見,但許多人的奮鬥過程比我更艱辛,更值得社會大眾看見。這是生命教育中的「社會教育」,我們想改變社會大眾對「弱勢」的看法,讓大家肯定老弱殘的價值。





我認為媒體不能只報導弱勢族群很「可憐」,如果不能更積極地處理後續議題,那就是在消費弱勢族群。每個問題最後一定是制度、法律、結構面的問題,我們希望這個節目能提出行動方案,讓問題產生改變。這樣的節目募款很困難,卻也是我現在與未來努力的方向。





你幸福嗎?



我的生活平安快樂,和先生、孩子相處和諧,我的生命還可以服務貢獻,因此我非常幸福。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011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講義雜誌一年12期(月底出刊) (此方案09/26止)以收到款項為 0 168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