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窮忙族」還是「享壽族」,端看你為自己的職涯事業與個人生活創造什麼樣的成功與財富。
前些時候,主計處公佈了2007年1到8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結果,其中許多行業,每人平均工時很高,平均時薪卻很低,等於每小時工作的平均報酬率很低,辛勤工作卻往往賺不到溫飽,例如住宿及餐飲業的從業人員,平均時薪只有153元,不過比領基本工資的工讀生高一點而已。
似乎歐洲盛行的「窮忙族」(working poor),就要飄洋過海來到台灣了,雖然還不到歐盟設定的每週工時低於平均工時的三分之二以下、收入低於全體平均60%以下標準,但又忙又窮,也的確讓人挺嘔的。
相對於窮忙族的又忙又窮,歐洲同時還有一群有閒有錢的族群興起,他們是年過50的「享壽族」(best ager),這群新近退休者不但有錢,也很願意花錢,因此成為許多高價商品的消費主力。
他們或許在退休前有著高收入的工作,也懂得做好財富管理,早早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又能持續保養自己的身體,退休後不但沒有金錢上的後顧之憂,健康狀況也能讓他們不斷消費、旅遊,也因此,精品店內擠滿了滿頭華髮的有錢老太太,環球之旅的豪華郵輪上則看到一對對老夫妻同遊。
是「窮忙族」還是「享壽族」,端看你為自己的職涯事業與個人生活創造什麼樣的成功與財富。幸福人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光憑運氣,而是來自一個又一個精彩的佈局與規劃。白手起家的千萬富翁馬斯特生(Michael Masterson)就說,從收到第一筆收入就要啟動致富機制,你在前面衝事業,錢在後頭長利息,才有可能有好結果;村上龍則在《工作大未來》書中強調,13歲起就應該開始了解各種職業,為自己的未來職涯提早做準備。
20歲,人生責任起跑,基礎準備工作必須紮實進行;30歲,成家立業,也接受各種不同的人生挑戰;40歲,開始為人生下半場佈局,或許拐個彎看見不同的風景;50歲,該來檢視是否準備好退休生活,讓人生的下半場更多采多姿。要降低人生風險,讓幸福指數穩定成長,兩腳並行的「升」計畫,教你財富與成就隨年齡倍速升級成長,本期封面故事,就從職涯與財富管理雙角度,為20、30、40、50各年齡層的工作者,提出人生不同階段的幸福躍升計畫。
從地方小兵到邁向世界級人才,也是職涯躍升計畫之一,猶如運動選手從校運、縣運、省運、國運、亞運一路到奧運的過關斬將,企業人如何在每一關卡表現突出,順利成為世界一軍?〈教你成為世界級經理人〉一文從個人及企業兩個方向分析,你也可以變成職場上的王建民。
人生要幸福,一天待上八小時的辦公室空間,也有小小影響力:好的辦公室讓人工作如度假,壞的辦公室則讓人如坐針氈。愈來愈多企業在打造辦公空間上,下了很深的功夫,希望能藉以提升員工的創意及工作效率,從本期開始我們開闢「我愛辦公室」單元,由攝影編輯帶你一覽台灣充滿設計風格的辦公室,看看各企業如何讓員工愛上辦公室。
不論你現在幾歲,有開始總不遲,立刻展開你的幸福躍升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