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海嘯改寫了商業活動的遊戲規則,一些經濟消費新趨勢正在發生,哪些新的賺錢模式正在發酵,你注意到了嗎?
趨勢1:低價潮流
近期低價概念的賺錢新模式五花八門,如「免費商機」,開始使用低階產品時不用錢,等使用進階版本再收費;甚至「平價奢華」也屬於低價的賺錢新模式。無論品牌是高檔或低檔,都無法抵擋價格往下走的情勢,難怪大家都說:「低價就是王道」。
景氣低迷,低價策略讓新興國家企業有機會將品牌推向國際市場,如印度塔塔集團(Tata group)的Nano汽車,一輛才新台幣八萬多元;塔塔能做出低價汽車的原因在於「較低的營運成本優勢」,至於研發製造技術、品牌行銷Know how,則透過策略聯盟或購併策略即可取得。
平價奢華風也吹向名牌精品業,近期LV、CHANEL、GUCCI、PRADA等,推出的新品價格也往下移動,如CHANEL打破了限量包高不可攀的界線,推出要價不到七萬元的冰凍包(Ice Cube),成為台灣消費者的搶手貨。
趨勢2:增加附加價值
低價如果是「算你便宜一點」的做生意方式,增加附加價值就是「給你多一點、好一點」的生意模式,也就是運用方法提升附加價值,吸引顧客掏腰包。
成功的行銷加值模式必須掌握雙贏要訣,顧客和你都要贏。近期有些飯店業者不想加入低價流血戰,決定維持原價,為了吸引顧客上門,紛紛推出訂房就送SPA或名牌精品,以刺激買氣,關鍵是贈品要能打動目標消費群,通常價值不斐,建議可嘗試以合作方式取得贈品,以控制成本,避免侵蝕到利潤。
趨勢3:簡便就好,少就是多
北歐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都透過「設計」,來達到簡便的功能;他們也重視簡化材質與流程,例如怎樣切割可以減少材料、降低成本,又具備「美感」,「生活減學」成為他們發明新產品的思維模式。
多媒體電子便利站(Kiosk)目前普遍運用於便利商店,如7-ELEVEN的ibon,全家的FamiPort,現在也陸續出現在航空業、醫院、銀行、政府機構。
業者將一些服務放在「便利站」上,如航空公司的訂票、座艙升等、機票特價活動,或機場資訊、旅遊行程查詢,以及租車、預定旅館等放在上面,也等於將生意放在上面做,可以降低部份營運成本,最重要的是讓顧客覺得便利,一站就可以同時解決出國可能碰到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