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國際扶輪台灣七個地區新任總監就職,志旭國際董事長陳曜芳是其中之一,上任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推動儉樸運動,執行「十全十美」—也就是以十項指標性公共服務行善全台的任務。
儉樸運動的背後,其實代表一群企業家,試圖以最基本的扶輪精神,重新為金融海嘯過後的社會,找出重塑企業競爭力的方法,與穩定社會的核心價值。
儉樸跟精實管理又有什麼關聯?
維基百科(Wikipedia)上對「儉樸」是這麼解釋的:在約束的態度下,獲得物品及服務的習慣。同時,機智地用已擁有的經濟貨物及服務來達成更長期的目標。儉樸其實就是精實管理的中心思想。
儉樸,就是不浪費
無論儉樸或精實,所強調的,就是「減少浪費」。不管是做善事、經營企業、或是消費,他們希望很多事情不要花那麼多的資源,但是效果一樣,甚至更好。
仔細回想,我們每天都在不停的浪費,而且直接造成利益上的損失。
早上一睜開眼並沒有馬上起床,浪費的時間可能又讓你睡著,導致遲到被扣薪水。排隊買東西,排的愈久,東西也不會因此能賣得更貴,反而只是讓消費者購物的情緒大受影響。
中間等待的過程,不能產生價值,做一件與目標完全無關的事情,卻產生費用,這些,統統是浪費。
對企業來說,談降低成本,其實就是要減少浪費。現在風行全球的商業趨勢:少樣多量、平價奢華、低價經濟、消費者導向,其實都是以「不浪費」為核心價值所發展出來的策略。
為了要從生產、服務、消費,全面改正浪費的習慣,為了創造儉樸的生活態度、文化與風氣,所以企業才以「精實」為方法,希望透過流程的改善,達到降低成本,減少浪費的目的,是一以貫之的思維,「企業管理」,從來就是以最低的成本,獲致顧客滿意的品質,製造出實用的產品。
精實,從最細微處進行改善
袪除不良習慣、提升最終成果,必須有步驟有方法。王建民在球季開始被打爆時,洋基(Yankees)教練團做最多的事,就是反覆觀看錄影帶,從「投球的流程」裡,發現他投球時手肘高了幾度,找出受傷的原因。
「精實」可以是思維,也可以是最務實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在消除浪費的過程中,檢討各種作業,舉凡行政、業務、生產、品管以致於財務控管,避免錯誤產生。
美國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在2000年初,破天荒地在加州長堤的飛機製造工廠設置了一條流水輸送帶。你聽過罐頭輸送帶、主機板輸送帶、汽車輸送帶,但絕對沒有想到連飛機這麼大的「產品」也能由輸送帶完成。
波音公司用了很小的12匹馬力,以每兩小時移動一英呎的緩慢速度,帶動全長1,000英呎的飛機生產線,用慢到連作業員都感覺不出的速度來製造飛機,目的就是要讓製造流程「按部就班」,這樣哪個機台延誤,哪邊缺料,隨時都可以找出浪費的根源,進行改正。
精實管理的用意,就是從流程當中,找出時間、人力、數量,這些大範圍當中的小動作、小習慣,然後把浪費的部份剔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