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科學育兒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文╱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輯╱張玉櫻;攝影╱35mm Photography Taipei 攝影工作室;可愛baby╱Haris    

為何無法「一覺到天亮」&解決辦法

寶寶夜奶

夜奶,是許多寶寶無法睡過夜的原因之一,0〜6個月的寶寶,每隔3〜4個小時可能就要喝奶,這是正常的飲食規律,所以較小的寶寶,白天一定要讓孩子喝足奶,不要誤入迷思刻意訓練拉長時間餵奶,反而會讓孩子在晚上拼命喝;並且在睡前最後一頓餵飽奶,才會有機會延長時間在清晨左右才討下一頓,媽咪也比較有整段睡眠!

「科學教養方法」來解決

a.6個月之後的寶寶,副食品的添加相當重要,白天漸漸增加半流質的食物,能讓孩子延長喝奶時間,大半夜比較不會醒來。

b.1歲以後的寶寶,除了寶寶粥以外,固體的食物應該開始增加越來越多,飯、菜、肉、魚等固體食物,剪碎後都該均衡攝取,整日奶量開始逐漸減少。

c.1歲半以後的寶寶,晚餐飯後都可以給些水果、麵包、寶寶點心,讓孩子不會以睡前一罐奶撐過夜。

d.2歲後的孩子,晚上的正餐應該要吃飽,大人吃什麼,孩子就吃什麼,如果整天喝奶,正餐吃不好,勢必不會飽,晚上夜奶的行為一定更嚴重。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因為先天氣質問題,總是晚上起來討安撫,喝一點點奶就可以繼續躺下去睡了,因此2歲前希望爸媽們都有點耐心,出聲哄哄抱抱,穩定寶寶的情緒,過了2歲就會逐漸規律了!

寶寶夜驚

寶寶睡眠中如大人一樣,會有「熟睡期」和「淺睡期」交互進行著。一般成人熟睡期較長且較多,但是嬰幼兒大約有一半的睡眠時間是屬於淺睡期,而且嬰幼兒熟睡期每段大約只有50分鐘,也較大人短很多。

因此,嬰幼兒常常會睡到一半醒來,通常是因為寶寶剛好在淺睡期,若這時又剛好有外來干擾或身體不舒適時,就會容易醒來,孩子不會說,當然只會哭鬧,所以爸爸媽媽千萬別感到驚慌啊!

常見寶寶夜哭夜驚的原因

1.生理問題:

當寶寶處在淺眠期時,若寶寶正好感到肚子餓、尿布濕、太熱、太冷...等不適,寶寶就容易醒來。甚至是寶寶腹部脹氣和長牙期不適都容易造成夜驚。吃副食品的寶寶,若晚餐吃進去過多的易「脹氣食物」,如綠花椰菜、馬鈴薯、地瓜、豆類、洋蔥、包心菜、球芽甘藍、青椒、茄子、芋頭、玉米、麵包、柑橘類水果等,當晚就有可能會睡不好唷!

2.白天活動量過少:

如果孩子超過6個月,白天要盡量讓寶寶活動,晚上睡覺時間及起床的時間才不會不固定。甚至過長的午睡時間或過晚午睡也都會影響夜晚的睡眠!

3.日照不足,日夜顛倒:

白天活動量不足,缺少陽光照射的刺激,這種情形也很常見,因為我們的民俗風情是不要讓1歲前的小小孩在外面「趴趴走」,而缺乏日照的孩子,大腦激素分泌失調,反而會讓寶寶入睡困難,不易熟睡,也容易食慾不佳!

4.過多感官刺激:

由於現在父母都要上班,想陪孩子玩的時間都接近睡覺,但睡前和孩子玩過於刺激的活動會讓孩子過度興奮;另外,白天看過多的電視、電腦等多媒體設備,這些聲光刺激對寶寶而言都太過度了,也都會讓寶寶晚上容易驚嚇作夢。

5.分離焦慮期:

6個月時寶寶開始有明顯的分離焦慮,白天與媽媽分離的焦慮經驗,也會讓寶寶半夜容易哭醒而需要找大人陪伴。

「科學教養方法」來解決

1.當寶寶半夜驚醒時,爸媽可先靜靜觀察且等待,看看寶寶是否能自己學習再度入睡,別急著介入安撫,因為有時大人一介入反而讓寶寶更加清醒且哭鬧的更大聲。

2.若寶寶真的持續哭鬧,再試著安撫(拍背、喝奶、開冷氣…等),讓寶寶再入睡。不要急著抱起來哄睡,而且中途千萬不要開大燈(小燈就好),開燈容易讓寶寶醒來就不睡了。

3.若是寶寶真的醒來了,大人必須盡量不要與寶寶玩或有過多的互動,要讓寶寶覺得無聊,或者大人可試著裝睡,寶寶才能知道是睡覺時間、不是玩樂時間,才不會玩一整睌不睡覺。

4. 6個月以前的嬰兒容易餓且睡眠更短,作息較不容易建立。但到6個月之後,要試著讓孩子作息規律,固定時間上床睡覺,起床時間自然會固定。午睡時間也要差不多,且不要睡超過2小時,下午5、6點之後盡可能不要睡,因為會影響晚上上床睡覺時間。建議剛開始調整作息時,可先記錄孩子的作息時間,了解孩子作息並逐步調整。

5.白天要讓寶寶的活動量足夠,也讓孩子有足夠的日照,晚上自然睡得好。寶寶除了吃飯、睡覺時間外,其餘就是遊戲玩樂時間,媽媽可安排讓孩子盡情的使用精力的動態活動,特別是戶外活動,讓孩子晚上可睡得更好,這是非常重要的唷!

6.有吃副食品的孩子晚上也可適量吃一點助眠的食物,像全穀類、乳製品、豆類、深綠色葉菜和香蕉等。

7.寶寶若是容易有分離焦慮或缺乏安全感,睡前要給予寶寶足夠的擁抱及陪伴。若是上幼兒園的孩子,和媽媽分離時的方式也要適當調整,讓孩子逐步學習和媽媽分離,才不會晚上帶著不安的情緒入睡。

寶寶該睡多久呢?

從出生到學齡,應該要睡多久,對孩子才是健康呢?雖然許多專家都認為每個人的睡眠長度都不太一致,但也有一定合理的範圍,表一提供給各位家長參考。

兒童的建議睡眠時間

各階段兒童每日睡眠時間:

1.嬰兒(3〜11個月):14〜15小時

2.學步兒(約1〜2歲):12〜14小時

3.學齡前兒童(約3〜6歲):11〜13小時

4.學齡兒童(約7歲以上):10〜11小時

如何建立睡眠儀式?「科學教養方法」來解決

1.讓孩子有固定的棉被、枕頭及玩偶的陪伴。

2.睡前放些輕柔的音樂可以助眠,這是較容易建立成睡眠儀式,但切記別播放輕快的兒歌。

3.可使用專業的感覺統合觸覺刷,進行嬰幼兒按摩,透過皮膚感覺,可以傳給大腦穩定的訊息,快速進入睡眠狀態。

4.睡前可以玩一些棉被或枕頭擠壓身體的活動,透過本體感覺,傳達舒服的感覺,同時穩定寶寶的情緒調節。

5.固定發出聲音哄睡,不管是唱歌或發出低沉聲音哄睡,教養環境裡的所有人都用同一套聲音及頻率,容易建立起睡眠儀式。

分房、分床睡訓練獨立?

西方文化提倡讓寶寶和爸媽分床且分房睡,但東方文化卻習慣寶寶和爸媽同房也常常是同床睡。坊間的育兒書中有一派認為,讓寶寶與父母分床且分房睡覺,如此寶寶會較獨立且不黏人,睡眠不干擾;另一派則認為寶寶要與父母同床睡,如此親密關係可滿足寶寶安全感,對於寶寶未來性格是正面影響。

同床睡的好處

1. 寶寶容易入睡,增加親密關係和安全感。

2. 就近照顧較安全,方便哺餵母奶。

3. 寶寶與媽咪共享睡眠,可持續刺激哺乳媽媽乳汁分泌。

同床睡的壞處

1. 容易互相干擾,影響睡眠品質。

2. 容易被大人或厚棉被壓住,造成嬰兒危險。

3. 孩子過度依賴父母,妨礙長大獨立分床。

4. 影響夫妻親密關係。

分床分房訓練應循序漸進

若您的寶寶是天使型寶寶,夜晚睡眠穩定,嬰兒時期即可開始讓寶寶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但白天仍要提供足夠的親密關係和陪伴。

也有寶寶到6個月時睡覺變得容易哭鬧,正因寶寶6個月開始會有分離焦慮的狀況,需要父母較多關注與安全感,因此睡前要讓寶寶有固定的睡前儀式,最重要的是睡前應有一段足夠的時間,父母耐心的陪伴,才能渡過這混亂的時期。

當然也不用強迫孩子一定要獨立睡嬰兒床,讓孩子小床依著爸媽大床一陣子,再循序漸進的分床睡,等孩子3歲後,再看看孩子的心智發展,好好的跟孩子溝通及建立安全感,逐漸的調整小孩與大人分房睡。

王宏哲
現職: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學歷:國立陽明醫學院腦科學博士班(研究進修)
經歷:東森「現在才知道」常態專家來賓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常態專家來賓、北巿保姆協會、彭婉如基金會小兒講師
著作:《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兒童發展專家21堂大腦潛能課》
臉書粉絲團: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1582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