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大提琴家馬友友組成了《絲路計畫》,古代東西方透過絲路交流,它是商業貿易途徑,亦是東西文化交流的臍帶,但是當今網路無遠弗屆,現代人很難體會彼時絲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因而馬友友將絲路喻為「古代的網際網路」。這個悠遠的貿易網絡,為《絲路計畫》提供了字面和意涵上的意義,乃是表現出音樂國度中流動的邊界,音樂不因地域之別而停滯,而是讓來自不同背景的音樂家,透過音樂群聚溝通,進而滋長擴張音樂的版圖。
從上述可知,《絲路計畫》的核心精神就是不同文化透過音樂溝通,消除人與人間的歧見,換而言之,人們透過不同性質的音樂,來理解文化之間的歧異性。這種精神透露出對人類的多樣性具有最基本的尊重,再者就是「文化是共享的」之概念,而這多少與馬友友來自哈佛人類學的背景有關,當我們詢問他如何以一種非菁英的觀點看待古典樂,他說:「可以用”generosity”(慷慨)和”empathy”(同理心)兩字來概括,藉由深入探討,和抱持一個開放的世界觀,並且同理感受每個不同的個人、文化和群體,這樣的方式可以跨越世代、政治、經濟的藩籬,讓我們更有想像力」。《絲路計畫》囊括了美國、歐洲、亞洲、中東各地的音樂家,到世界各式各樣的地方演出,從國際級論壇如聯合國總部,到靜謐神聖的奈良東大寺,一起行走過15 個年頭,其成功的關鍵為何?馬友友坦誠這是一個他無法回答得非常具體的問題,他說就抽象和具體兩個方面,你都必須在音樂上做得很好。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想法、概念和熱情來支撐你;再者,絲路合奏團成員之國籍分佈,佔了全球70% 的人口,但他們也不足以代表40 億人的思考模式。
分享
分享
從巴哈大提琴組曲的深刻情感與優雅典範,阿帕拉契地區傳頌的古老克爾特族小提琴傳統,到阿根廷探戈咖啡廳的手風琴,如此多元文化的音樂資產,豐饒了馬友友的音樂旅程,因為認為音樂表達的是人類心裡最珍貴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藉著《絲路計畫》挖掘各地不同的文化底蘊,透過音樂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為世人樹立文化交流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