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兒」由外行人看來,像是個絢爛華麗的職業,穿上華美的衣服,身戴頂級的珠寶,但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往往是觀眾看不到的。白歆惠也是如此,剛入行時的挫敗,讓大眾差點就錯失了白歆惠。一般來說,成為模特兒或藝人,是許多女孩兒心所嚮往的出路,但,當年的白歆惠,可不那麼認為。記憶拉回至2003 年,當時模特兒們因出演偶像劇,瞬間一炮而紅,當時許多模特兒逐漸轉型為藝人,也就在這個時期,「白歆惠」這個名字,開始廣為人知。但她的演藝之路,其實比想像得更早。16 歲就開始拍攝平面作品,白歆惠語出驚人的說:「剛開始,我很討厭當模特兒。」原來當年連化妝與卸妝都不知道的她,曾因為濃妝卸不掉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那時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學生,面對一個需要立即早熟的行業,非常不能夠適應。這份挫折感一直到大四下學期,才開始有了轉變。
「決定去面試麥當勞一個小時65 元打工的當天,凱渥就打來詢問,客戶指名要妳,十萬元的廣告,想不想接? 一個大學生面對十萬元的驚人數字,我立馬就說,好!」白歆惠開懷大笑的說,這個轉捩點,讓她投身演藝圈至今。看起來第一個關卡過關了,但皆下滿檔的工作行程讓白歆惠無暇思考。就在面臨做藝人時,察覺到自己迷失在工作中,找不到「白歆惠」是誰?「模特兒是個隨時隨地都在扮演別人的人,一旦轉變成要有個人特色的藝人時,突然發現,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後來漸漸改變心態,將立場切換過來,變成是我主動去詮釋,意境就會大不相同。」
分享
這個轉變,也反應在戲劇上,「演戲是一個…. 好棒的事!我常常覺得,演戲是一種救贖,每當靠近一個角色時,當不斷親近他、變成他、跟他相處後才會發現,很多地方,其實是在療癒自己。」透過演戲,似乎也釋放了白歆惠,也逐漸更了解不同面向的自己。自稱白大膽的她,分享內心時也是如此坦率?「其實,我很害怕與人分享,當被發現看穿時,會很沒有安全感。」有點叛逆的,白歆惠不願意輕易敞開的原因,也來自不願意就此被大眾定義,因為在構築的氛圍中跟自己相處,對她來說,是如此的美好。白歆惠的想像力,運用不只如此,喜愛看電影的她,在同一部片子中,花3種不同人稱的方式,去思想角色,並觀察演員在場景中怎麼演、怎麼擺動作,並會在觀看第3、4次去了解運鏡、剪接跟燈光。若有閒暇時刻,更會花一個星期,在家瘋狂的鑽研電影,更深入在場景中。即使在台的戲劇雖不多,卻不難明瞭,為何第一次主演連續劇「閃亮的日子」中,就能夠入圍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在電影「候鳥來的季節」中有深刻的情感演出。催化她「戲」胞的,不是別的,是透過模特兒肢體開啟,到懵懵懂懂去尋找自我的跌撞,體悟人生的累積而成。白歆惠說:「每個人都住了一個不同的自己,只是你有沒有發現。很幸運我當了演員,可以透過不同角色,找到不同的白歆惠。」
「Enjoy the moment!」這是白歆惠的人生心境,不特別汲汲營營的去爭取,卻也不輕易放棄每個機會。年輕時曾經想出國深造電影學,眼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觀眾看到的,不只是她出國的消息,而是她不斷挖掘出自己,全新的「戲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