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上網會不會成癮?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兼任教授/陳喬琪    

常常出現「上網成癮」的負面報導,所以「上網會成癮嗎?」遂成為許多人關心的議題。



回想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各種科技發展,確實給後現代的社會提供相當大的活力與便利。其中,網際網路(internet)的發展,無疑在通訊方式的進步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與功能。這個在冷戰時代發展出來的軍事用品,經過電話線連結的個人電腦時期,到現在,透過人手一機的手機,可以簡便上路傳遞與獲取各種訊息,網際網路已然改變人們的生活。舉個例子,在幾年之前要去南部遊玩,事前就要去火車站排隊買票,現在只要上網訂票刷卡就完成了。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指的是16到24歲)是網路陪著他們成長的,除了教科書之外,他們腦袋中很多常識恐怕都來自網路,還包括購物、娛樂、加上社交活動或各種刺激也都是來自網路,沒有網路幾乎已經無法過日子,但是就這樣「上癮」了嗎?或者可以這樣問:有沒有「上網成癮症」這樣的疾病?



「上網成癮症」的歷史沿革



最早提出「上網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這樣「病名」的人,是一位名為Ivan Goldberg的美國籍精神科醫師。這位醫師是一位開業的醫師,從1986年就架設了自己的網站,每天花幾個小時寫些東西自娛娛人。在1995年的時候突發奇想,不是很正經的,模仿美國精神醫學會嚴格規定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的格式,自己定出「上網成癮症」的診斷準則,譬如:「因為上網而失去或導致社交或職業功能下降」;「一天到晚幻想著上網」;「常常手指自主或不自主的敲擊鍵盤的動作」。



本來以為是好玩的事情,沒有想到po上網之後,網友的回應如排山倒海般的來到他的網站,顯示上網確實有產生問題的危險性,因為報紙報導在美國各地也看到許多醫學院的附設醫院或是大學的心理諮商部門,在那個時期不得不設立特別門診來處理「電腦上癮的人」。



接下去,有一位臨床心理師,名為Kim-berly Young,在1998年發表了一份8題回答「是」或「否」的問卷,他認為只要有5題回答「是」,就可以說是「上網成癮」了。



這8題如下所述:(1)情緒完全由網路所主宰;(2)感受需求更多時間上網;(3)沒有辦法控制不上網;(4)一旦想要停止上網就會感覺坐立不安、情緒不穩定、情緒低落或發怒;(5)每次上網的時間都超過原本預期的時間;(6)因為上網的緣故,使得親密關係、工作、課業或生涯規劃出現危機;(7)欺騙家人、治療人員或其他人,隱瞞在網路上牽扯的程度;(8)使用上網來逃避生活中的問題。



透過這個稱為「網路成癮量表」的使用,更帶動「上網成癮症」的研究風潮。到目前為止,「上網成癮症」是否是一種疾病,還在爭論中。



這位Kimberly Young臨床心理師曾經一度建議美國精神醫學會,應該認可「上網成癮的人」,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醫療給付,但是被當時該學會負責成癮精神醫學委員會的召集人給拒絕了。



有沒有「上網成癮」這樣的病?



假如說「癮」是一種精神疾病,就醫學模式來說,應該有病理學上的基礎。以藥癮或酒癮為例,這兩種疾病的成立,必須有兩個基本症狀之一的呈現,即耐受性的產生或戒斷症狀的產生。前者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連續十二個月當中,「飲酒」或「嗑藥」的「量」需要顯著的增加才能達到預期的心理效應;或者,雖然「飲酒」或「嗑藥」的「量」持續維持,但是得到的效果,卻顯著的降低;後者是說,倘若沒有「飲酒」或「嗑藥」就會產生戒斷症狀;或者,必須持續「飲酒」或「嗑藥」以消除戒斷症狀;戒斷的表現是自律神經系統亢奮,如噁心、嘔吐、心悸、頭暈、頭痛或流汗等等症狀,嚴重的戒斷症狀則是出現癲癇或意識混亂。這些症狀的表現是指,大腦受到酒或藥的傷害而產生病變。



然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有系統的研究指出,「上網」會直接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或其他器官組織的病變。



再者,理論上所謂「疾病」的定義,在Dorland的醫學詞典(《道蘭圖解醫學詞典》(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是說:疾病「是指一種確定的、病的過程,包括一系列的病徵,影響一種以上的器官系統,而其病因學、病理學與預後也許已知道,也許還不知道」的情況。



假如器官的病理學變化已然瞭解,則臨床上對於該疾病的診斷效度與信度當然會很好,而且在疾病末期所呈現的景象,很容易與非該類疾病區辨出來。若以這樣的疾病概念做為標準,則可以說:跟酒癮或藥癮不一樣,「上網成癮」不是病,因為沒有病程,也不知道病理的變化在哪裡。



所以,沒有人禁止你上網,但是有些人上網是會出現問題的。假如有人提醒你有上網的問題時,那就要非常注意了,因為這表示你的自我控制的功能有問題,可能行為有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某種精神疾病的關係。



可能是精神疾病導致長時間上網



為什麼有些人上網的時間會特別長?尤其是青少年,目前的資料看起來,上網看色情圖片或影片、上網賭博或上網玩遊戲(就是俗稱的電玩),這三類通常是最被注意的問題或行為。而毫無疑問,這些行為是可以防止的。網路的蓬勃發展與這三類的商業活動有密切關係,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資料顯示,過度(長時間)上網可能與許多種類的精神疾病有共病的關係,包括: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憂鬱症、社交恐懼症、焦慮症、酒癮、藥癮、自卑、害羞、衝動或自殺意念。也就是說,有些人是因為上述精神疾病的關係,而長時間上網。假如過度強調「上網成癮」,而忽略了共患的精神疾病的治療,對於這些過度(長時間)上網的人是不公平的。



作者曾經指出上網與社交退縮的關係,認為這是複雜的精神衛生問題,需要更多的瞭解。此問題在日本被稱為Hikiko-mori(繭居),通常是在白天睡覺,然後整個晚上都在上網打電動。有一點像是社交恐懼症,但又不盡然相同。社交恐懼症主要是在社交情境裡,呈現嚴重的焦慮症狀,而逃避這些相關的社交情境。至於「繭居」則是完全不出門,關在家裡的一種狀態。



日本政府的衛生署將Hikikomori定義如下:一個人拒絕離開父母的家,而將自己與社會隔離超過六個月以上。這種狀況比較像是這幾年台灣的網路文化所稱的「宅男」與「宅女」的狀態,就是整天呆在家裡,足不出戶,玩電腦遊戲,利用網際網路通訊,包括交友、買賣物品等等,但是不一定「上網成癮」。



結 論



就像「性癮」不是精神疾病,長時間上網也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行為問題。我的看法是:不要將所有不適當的行為都「醫療化」。但,假如有困擾則要尋求協助。



人類與動物不同,是因為人類有產生高級的、以目標為導向的行為,譬如:接受教育、培養自尊心、尋找和諧的人際關係等等,透過行為的制約(主要是教育)、法律的制定與禮教的束縛,使得行為獲得適宜的控制。



但是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現代人勢必接受越來越多的挑戰。家庭與學校教育、宗教、與法律可以調整一些待人處事的態度與方式,也可以約束若干行為,但是引誘難擋。目前的社會風氣開放、在科技進步的推波助瀾之下,製造更多人為的刺激物品,透過網路深入家庭與社會各角落。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者、好奇心強而衝動者、生活壓力大而沒有獲得適當舒緩的人,可能就耽溺其中無法自拔。



教育很重要,就像藥物濫用的衛生教育,必須從幼稚園開始一樣,上網的教育也需要很早就開始,而且整個國家的網路系統應該有配套措施,以預防不良活動的發生。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62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健康世界一年12期 0 14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