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吳靜吉:管教,不一定要怒氣沖沖

文/吳靜吉    

讀國中的小娟正在看電視,爸爸說:「小娟,你很聰明哦!不用看書,明天的考試也能考得很好是不是?」小娟回頭看爸爸一眼,笑著說:「有聰明的爸爸,就有聰明的女兒,這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女。」然後乖乖進了書房。





小雲也有類似的經驗,不過她爸爸是生氣的指責她:「看什麼電視,還不趕快去準備明天的考試!」害得小雲氣沖沖的跑進書房。





同樣是生氣女兒不用功準備考試,小雲爸爸直接表達生氣的情緒,而小娟爸爸則用諷刺性的語言。





心理學家格倫懷特(Melanie Glenwright)發現,兒童六歲時已經可以辨認諷刺的概念,但到了十歲才能了解諷刺中的幽默。





我們面對諷刺時,通常會先在腦海中認知處理聽到的字面意義,再根據對方的臉部表情、聲調以及和對方熟悉的程度,找出語文背後的真正意涵,感知到對方的諷刺而做出不同反應。有人會笑出來,有人會冷處理,也有人會可愛的反諷回去,那就是小娟對爸爸的反應。





小娟和爸爸關係親密,使用諷刺性的幽默語言互動,應是家常便飯。國中的她也會根據爸爸的表情和聲調,了解爸爸只是運用諷刺性的幽默希望她趕快去讀書。





諷刺語言和憤怒情緒,在人際關係中經常發生。例如,母子陪爸爸去釣魚,覺得無聊的太太一直吵個不停,看到魚上鉤了,便說:「這條魚好可憐哦!」丈夫冷冷的說:「是啊!只要閉嘴不就沒事了嗎?」丈夫不直接罵太太,反而用諷刺表達他的不悅。這兩種不同的狀況,對在一旁觀察的兒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以色列的教授米倫史派克特(Ella Miron-Spektor)等人,讓大學生傾聽服務人員與顧客間的對話:有些人聽到的是顧客憤怒的指責,例如「你的服務非常沒有效率」;有些人聽到的是諷刺的話,例如「你的服務速度和烏龜一樣快」。之後要他們解決問題,聽了憤怒語言的大學生,努力解決分析的問題;聽了諷刺性幽默對話的學生,則解決創造力問題的表現較好。





當青少年接觸到憤怒的對話時,也許會暫時使他們比較努力,但卻阻礙了創意發想。如果非要生氣不可,可改用諷刺性幽默,至少讓對方聽到後,在解決創意問題方面,不會受到阻礙。幽默而不生氣,有助於解決創意問題。





對孩子的諷刺性幽默要運用得宜,對事而不對人。如果非要對人,一定要像小娟和爸爸那樣的關係,加上小娟成績不錯,很受父母信任才可以。千萬不要讓敏感的孩子覺得父母在責難他、不愛他,而影響孩子的自尊。





其實心理學家的研究都一再驗證,直接表達生氣,或讓對方覺察不出幽默的諷刺,對孩子、對大人都不好。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105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親子天下一年4期新訂 (此方案08/26)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親子天下一年4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